略過產品資訊
1 / 1

次文化:風格的意義-頁面

次文化:風格的意義-頁面

[中]迪克·赫伯迪格著

廣西師大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14.00
定價 售價 $14.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說到底,次文化是一種冒犯的姿態。它是弱者發出的噪音,並試圖從地下的暗處帶迴光明。」【編輯推薦】 ★從搖滾、龐克美學到垮掉一代,青年次文化研究的基礎之作。詛咒日常,統治主流,高歌不被定義的自由!在「亞」成為一種美學、代表詞的時代,到底什麼是「龐克」?什麼又是「次文化」?本書作者是這樣回答的:「反抗與矛盾在次文化中找到了,它不直接挑戰霸權,而是透過風格隱晦地反抗,將美學視為一種拒絕,將越軌昇華為的一種藝術。」★伯明翰文化研究學派明星學者迪克·赫伯迪格,於28歲寫下的天才著作,對青年亞文化研究影響後繼,並成為文化研究的必讀書。赫伯迪格來自當代文化研究之父斯圖亞特·霍爾,其寫於28歲的這部專著,一經出版即引起轟動,成為文化研究理論的奠基作品。 他以充滿激情的語言,結合經典的符號學與文化研究理論,凝視那從未進入過主流視線的邊緣群體與反抗的激情,深入剖析次文化的功能、來源、反抗與收編其對時代的意義,為異類發聲,為風格正名,也統治了西方神話本身。顛覆你的美學常識與對「文化」的理解,也塑造了後世的龐克文化接受史。從別針、尖頭鞋、馬丁靴、摩托車,到雷鬼、龐克音樂、搖滾華麗……任何一種次文化表徵的都是一個範例的「時刻」。要理解次文化,則要從它們的風格入手。赫伯迪格深入研究每一種風格與邊緣族群,又與保持距離,靈活運用文學批判、結構主義、符號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理論工具,縱橫於歷史、種族與階層等層面,呈現出全新的次文化研究模型,為後世相關研究提供了開創性的模板。 ★新銳譯者精譯詳注,補充大量知識背景,促成讀者跨入文化研究之門成為經典新譯。提出譯者編註,提供讀者翔實的理論、時代背景知識,重新拉近了一般讀者與文化研究間的距離。 【媒體推薦】《次文化:風格的意義》一書極為重要:它複雜程度驚人,是第一本涉及朋到克又提供了相關知識的書。 ——《滾石》雜誌赫伯迪格以令人羨慕的精確性和睿智,探討了一個複雜的話題——工人階級青年次文化的時尚面貌背後的意義。他以複雜的理論走近它們,將符號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帶來了一本刺激的小書。 ——《Time Out》本書試圖將過去15年英國的各種青年抗議運動納入羅蘭·巴特所倡導的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和符號學分析的主流。我們全心全意地將它推薦給所有想對搖滾時代最激動人心的音樂有全新了解的人。 ——《紐約時報》【內容簡介】 次文化的意義總是在爭議中,而在其風格的不同定義裡,我們看到了彼此熱烈的碰撞。本書是關於青年次文化的奠基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以龐克文化為主題的系統性研究著作。從安全別針、尖頭鞋、轎跑車的流行到龐克、雷鬼樂、華麗搖滾的興起,作者以殘酷的歷史敘事結合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符號分析等理論方法,深入剖析次文化的功能、來源、抵抗與收編方式,探索青年次文化與社會階層之間及對時代的意義。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