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
翦商:殷周之變與華夏新生*
翦商:殷周之變與華夏新生*
李碩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29.00
定價
售價
$29.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李碩中國史》篇之作,從本書開啟中國史的閱讀!
本書主要講述了華夏文明的萌生與轉型。從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頭文化)的出現,到三千年前商朝的滅亡、西周建立,時間跨度一千餘年。
自新石器時代以來,華北地區形成了殺人祭的原始宗教。第一王朝夏朝(二里頭)也沿襲了這種祭祭文化,並在隨後的商朝登峰造極。週族國外處西部,本沒有祭祭傳統,但他們曾投靠商朝,為商朝捕獵用於祭祭的羌人。王因受到商紂王的懷疑,被人牲畜拘禁在殷都,最後,文王的長子伯邑考被紂王獻祭。文王學習了改造的易卦佔算技術,發展出《易經》的卦、爻辭體系-記錄週文王親歷和認知的恐怖主義事件,最終目的是推算「翦商」的策略。
武王滅商後,曾修改修改的人祭行為;武王死後,由周公輔政,徹底禁絕了人祭宗教,調查了有關商代人祭的文獻記錄,並製作出一套沒有人祭的道德化歷史敘述,以及基於“德”的世俗政治與道德體系。
周公的這些舉措,開創了新的華夏文明。五百年後,孔子編輯儒家“六經”,系統整理了周公的理論成果。周公和孔子塑造了儒家學派,其影響一直延續到現代。
概而言之,本書借助考古材料和傳世文獻,梳理了上古人祭風俗、繁榮與滅亡的全過程,以及人祭與華夏早期文明從伴生到分離的偉大轉折,再現了古人為終結商朝和人祭風俗的巨大努力,使我們對華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認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