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紀念碑.米沃什傳(全冊)
文學紀念碑.米沃什傳(全冊)
[波蘭]安傑伊弗勞瑙塞克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4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詩人貫穿20世紀歷史,秋沛於大西洋兩岸的闊一生;☆米沃什的詩歌影響希尼、辛波斯卡,包括智慧的光芒也抱持赤子之心;☆本傳記體量蓬勃,斬獲多個獎項,波蘭語直譯;☆20世紀【內容簡介】切斯瓦夫·米沃什,偉大的波蘭詩人,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我們的世紀詩人」(希尼語),他一生的故事和他時代的故事並步而行。者在立陶宛、波蘭和法國度過了他居無定所、漂泊動盪的大半生。從1960年到1999年,米沃什在美國生活,後來回到波蘭克拉科夫,並於2004年在此漫長地逝去。 儘管歷盡艱辛、孤立和無名,米沃什始終相信詩歌的變革力量,詩歌是道德抵抗力的源頭,是集體的來源。希尼曾說,米沃什的詩煥發著智慧的光芒。米沃什向我們揭示瞭如何閱盡滄桑、歷煉智慧,同樣在滾紅塵中抱持赤子之心。為這本獲獎傳記的作者,弗勞瑙塞克花了十年時間——在米沃什足跡所到之處,在拜內克圖書館和邁松拉菲特檔案館,尋找其生平資料,還查閱詩人大量書信,最終充分運用於傳記文本。這部傳記感因體量龐大使讀者感到厭惡,弗瑙塞克以長篇勞小說的筆觸輕鬆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同時並沒有撲滅那些命運沉痛的話題,也沒有撲滅詩人在歷史事件中的個體漂泊及其悲劇性的抉擇。透過深情的文筆,作者向我們展示並讓我們深刻地了解了這些偉大人物的秘密。 本書榮獲波蘭尼刻文學獎讀者推薦獎、波蘭共和國文化與民族遺產部長獎、烏克蘭科希切爾斯基基金會獎、卡齊米日·維卡文學獎。 【媒體推薦】弗勞瑙塞克展示了對詩人生活的脆弱和可信的看法,並揭示了許多鮮為人知或未知的領域。從弗勞瑙塞克的故事中我們見識了一個引人入勝、自相矛盾的米沃什,作者認識到他故事主人公的偉大,但也沒有忘記他的缺點,沒有掩飾自己的懷疑。這就是這本書的優點。 ——斯塔拉,波蘭文學評論家《米沃什傳》有助於讀者了解詩人一生中遭遇的遭遇,是私人的還是公共生活中遭遇的,以及它們對詩人寫作全部作品的作用和影響。當我們開始遭遇自己的遭遇時,他的詩歌和他赫爾的人生經歷將給予我們關於二十世紀生活和倖存的多方面的啟示。 ——《紐約客》 我毫不猶豫地認為,切斯瓦夫‧米沃什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詩人之一。我們即使將他風格宏偉的詩歌從他的母語波蘭語剝離(這在翻譯時是最初的),把它們消減至赤裸的主題內容,我們仍然會發現,我們是一個冷酷無情的頭腦,面對其強度可關聯的人物,我們能想到的是聖經中的那些人物——有可能約伯。但是米沃什所經歷的失敗,其範圍——不單是從純地理的方面考慮——可能還更大。 ——布羅茨基,紐斯塔特文學獎「介紹和舉薦信」米沃什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並在二十世紀萬神殿質疑他的位置,因為他的作品滿足了嚴肅與歡樂的胃口,而「詩歌」這個詞在每一種語言中呼喚的都必須與歡樂……他幫助我們保持那樣一些甜蜜的信念,在那些甜蜜的時刻——希尼,《世紀與千年的米沃什》 米沃什真實地經歷了二十世紀的一切人間地獄,也體驗過某種天堂。他內心裝著我們整個世界的理想和幻想。如果沒有米沃什波蘭人透過個人經驗所獲得的,對二十世紀的認知將是十分匱乏的,甚至我都不曉得,波蘭是否還會停留在跌跌撞撞的門戶上。 ——瑪莉‧雅尼昂,《克朗斯基-米沃許》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