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哲影
萊茵哲影
張汝倫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無庫存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康德的問題還是我們今天的問題嗎?黑格爾是專制的辯護士嗎?海德格主義和蘇聯究竟是什麼關係?阿倫特關係為何難以被理解?海德格和阿倫特的愛情意味著什麼?哈伯馬斯對霸權主義到底持什麼態度?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深入探討歷史世界和生命的經歷,從他們與時代和世界的互動中觀察他們的思想。張汝倫教授經典文集,出這趟玄茵河畔的哲學之旅。透過打破德國哲學艱深晦澀、妙高深的刻板印象,還原了時尚的最初關懷,從和歷史的角度打開哲學之門,以報紙的、極有人格魅力的德國造型形象,串起一部知人論世的德國哲學史。 德國豐碩哲學碑林立,尊崇為哲學專業的博士生,也難以在幾年的時間裡讀遍德國哲學原著,掌握其哲學要義。深耕德國哲學文獻年的著名學者張汝倫教授,以一種通而不俗的散文筆法,為所有對德國哲學感興趣的學生和讀者普通人提供了極易親近的指南和導讀。另一方面,德國哲學給人的印像是枯燥晦澀的行文、艱深龐大的體系,德國哲學則一直是謹小慎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形象,現代學術工業的「學術文章」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印象。 ,真正的哲學,一定是實踐哲學,因此他注重從生活方式的一生行誼出發,進行建築和理解,挖掘出理性和邏輯背後的人間冷暖、世事滄桑。他筆下的德國,始終以自己的想法與歷史和時代互動。 萊茵河流傳承至今,德國思想家也活躍在歷史與時代中。 《萊茵哲影》以萊茵河為喻,以生態的生命關注為線索,匯集德國哲學的歷史源頭。 ◎ 萊茵河流域推薦張汝倫先生的《萊茵哲影》,有德國生活方式的帆影,也有生活和時代的帆影,還有他們在後世評論家口中或在中國的帆影,還有所有這些帆影在本書作者這裡的帆影。這些帆影相互連結、起來,在哲學與生活、思想與行動之間建立起聯繫,性狀明顯打破了通常對結構完善哲學本身的刻板印象,既重新融合了哲學,更加凸顯了哲學的實踐價值和本真意義還原。 ——張志平,上海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 德國哲學博大精深,想要真正其中進入並非易事。張汝倫教授的《萊茵哲影》整頓了研究性著作所闡述的「規範」束縛和概論性文體的面面俱至,堪稱一種風格獨特的德國哲學入門讀物。論世」的寫作訴求與強調實踐哲學之思想深意的哲思姿態,瀟灑地評說康德、黑格爾、海德格爾與阿多諾等德國哲學大家的學術人生和思想真義,滲透其中的是作者學術情懷和獨立思考的真知灼見。 ——孫國忠,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張汝倫老師專治德國哲學多年,尤其對德國哲學及海德格爾哲學研究極深。理論的晦澀,並不等於不食人間煙火。 ——週賟,上海應用科技大學馬克思學院副教授在復旦求學期間,曾多次拍攝張汝倫老師開授的課程。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