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土荒丘五十年:中亞考古回憶錄
熱土荒丘五十年:中亞考古回憶錄
(烏茲別克)瑞德維拉扎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內容簡介本書是烏茲別克國家科學院考古院士、著名考古學家瑞德維拉扎教授的學術生涯回憶錄。從19世紀末開始,中亞地區有許多著名於世的考古發現,這些與享譽世界的老一輩學者如ME馬松教授、普加琴科娃教授等傑出學者的長期努力密不可分。他們是書籍作者的考古學引路和人生導師。這本回憶錄記錄了一個曾經輝煌的中亞考古大發現的時代,以及一位少數民族優秀的考古學家是如何在考古實踐中成長的往事。 作者的求學生涯、參與或主導的一系列考古工作,以及和師友之間的關心,構成了本書的主體。作者敘述簡潔,敘述清晰,書稿兼具學術性與強制性。透過本書,讀者既能深入了解北高加索和中亞重大考古計畫的發展脈絡,也能走進考古學者的日常生活,了解考古工作的艱辛與興趣,更能體會到兩代優秀中亞考古學者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這是一部能激勵人們熱愛讀書治學、激發對考古學的興趣與興趣的不可多得之作。 ◎編輯推薦考古可不是蹲在土坑裡磨洋工,馬松導師一天的行程安排會嚴格到連學霸都偷叫苦。就算導師是世界聞名的考古專家,學生也很樂意偷偷送他一個綽號。當畫了三天三夜的古城遺址被白蟻啃得七零八落時,誰都會被氣到一起在床頭背包裡哭。 在被導師抓到睡懶覺之前,捏著麵包衝到考古場需要四分之一? 未來的考古學家也熱鬧了偷摘的沙地西瓜,被騎驢子的看瓜人一路狂追! 天氣變冷,野外的考古學家,擔心不要,貓像睡到廚房的爐台上去吧!這是瑞德維拉扎教授在書中講述的考古平台的日常生活。介面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在這部回憶錄裡,無論是作者自己,還是他最崇敬的導師馬松教授,以及他的考古學同學們,都是有趣的鐮刀的人物,有著各自獨特的魅力。這是一本能夠吸引你一直讀下去的回憶錄。書籍的黑白老照片補全了年代感,把讀者帶到了這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亞考古世界。 本書屬於《新絲路藝叢》。繼《地中海城記》和《陌生人馬可》之後,讓我們跟隨“中亞考古騎士”,從北加索的切格姆出發,穿越土庫曼斯坦的梅爾夫古城、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幹城,直抵帕米爾西部的巴克特里亞,探尋中亞考古的艱辛歲月和輝煌日常生活,回味兩代學者的青春華和生活。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