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之殤
鯨之殤
(加)法利·莫厄特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編輯推薦】一直以來,我們對鯨類都所知甚少。如今有關鯨的題材大多是保護與拯救,好像我們與這些海洋生物一直和諧共存。然而,真相卻是,例如《海豚灣》的大屠殺事件,兩個三個世紀以來,在鯨魚族群中持續上演。本書故事主線圍繞著一頭被殺的母鯨展開,同時也詳細回顧了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對鯨的毀滅性捕殺和殘酷襲擊,可以看到隨著工業社會的飽和,人類無限膨脹的慾望催生出的不斷畸形和無情掠取地球上一切自然資源的可怕影響。無盡的慾望由「商業」催生,它以超乎想像的「」迅速破壞海洋生態,也無情地把人類每一個人裹挾其中。似乎已經成了地球的主宰,但也深陷自己撕裂的牢籠,終日為俘。我們如何能夠在不斷被包裹的潮流中掙扎,答案或許就在這本書中。 這本書值得每一個關注自身處境的人讀一讀,它不僅是“鯨之殤”,也是自然之殤、人類之殤。 【圖書簡介】本書為加拿大國寶級作家法利·莫厄特為鯨類發聲的經典環保之作,講述了頭鯨母鯨被困海灣,被人類無情射殺的悲慘故事。人類無情而殘忍的掃射,雄鯨不離不棄的守候,作者努力而徒勞地尋求救援,整個故事溫馨與悲傷、殘酷此外,全書亦詳細梳理了兩三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大海域中所有鯨魚慘遭屠宰、幾近滅絕的真實情況,揭露了工業化時代以來人類無限讀的慾望,批判了令人深感的混亂慾望,批判人性的混亂。 【名家推薦】我們圍著圈跳舞,心中揣度;但秘密端坐其中,一清二楚。 ——羅伯特·弗羅斯特(羅伯特·弗羅斯特),20世紀最受歡迎的美國詩人 文明之人,遠離萬物根本,依賴繁複的技藝求生存,透過知識的鏡頭觀看動物,可的只是扭曲的全景或放大的局部。我們俯視動物,以為它們命運慘淡,因為它們既不如我們發展恐慌,又不如我們形態俊美。此言差矣,謬以千里。看到動物之短長,不宜以人類俯視來稀疏。它們在自己的世界棲身,而那裡遠比社會更古老、更完整;他們的進化精妙、完善,可人類早已喪失或從未擁有他們那樣發達的人類情感;他們生活在言語中,我們更加絕望。他們不是人的同族,也構成人的從屬。他們是另外的種族,跟我們一樣囿於生命與時間之網,同為囚徒,全民奔忙,鑄造了地球的輝煌。 ——亨利•貝斯頓(Henry Beston),美國自然文學作家、博物學家【亞馬遜讀者評價】艱難的閱讀過程。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個故事講述了人類可以對待動物如何險惡無情;除此之外,本書還寫了那些想阻止這一切的人的無助。 儘管這是一個遙遠的故事,但作者想傳達的訊息也仍然很明顯。我們痛苦、殘殺仍然知道鯨魚之類,但對鯨魚之類甚少。書中寫到「不需要科技」這一點同樣發人深省,它也許是我們了解這個不起眼的海洋大師的入口。這個故事值得一再被講述,它提醒我們所犯過的與正在犯下的錯誤。所有熱愛海洋的人一定要讀,它是一個寶藏。 【好讀讀者評價】非虛構版的《白鯨》,書雖然不厚,但視野比白鯨更薄,同樣也引人入勝。這本書應該是小年輕閱讀,並且理解書中的要義。當然,成年人閱讀並理解它更重要——殘害動物,而且我們面臨著各種共通性的後果,後果將是危險性的。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