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紀念碑.卡夫卡傳:早年·1883-1910*
文學紀念碑.卡夫卡傳:早年·1883-1910*
(德)萊納·施塔赫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卡的「夢境邏輯」與現代社會的惡夢完全一致,對個體生活的逐漸似乎在我們主人的背後悄悄發生──
卡夫卡的世界不宜居住,但他的言語滲入卡皮膚,發人深省,讓人再也落顫不掉——
在充滿卡夫卡式荒誕的現實裡,在迷信科技的時代,我們更該讀卡夫卡——
☆德國文學史里程碑、德國傳記的新標桿,查閱四千頁書信、日記等手稿,歷時十八年而成
☆匈牙利諾獎得主伊姆雷,愛爾蘭作家托賓推薦
☆天才初登舞台,細數語言才華、教育經驗、性心理、新鮮事、朋友圈等成為卡夫卡的條件
☆ 重新審視《鬥爭的描述》《鄉村婚禮籌備》《觀察》等文學試驗,潛入《致父親》勾勒卡夫卡的成長歷程,演出波希米亞古城布拉格的全景畫卷
☆卡夫卡影響了加繆、波赫士、村上春樹、餘華
【內容介紹】
三部曲之一《卡夫卡傳:關鍵歲月》: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263134/
那位給父親寫了一百頁長信的卡夫卡究竟有著怎樣的童年?布拉格布拉格和世紀交替的時代祭壇如何塑造了他?他與文「伯樂」布羅德如何結下影響了一生也影響了現代文學史的友誼?初涉職場的卡夫卡博士表現如何?他如何展開扣人心弦的文學試驗,從而激發處女作《觀察》的第一章?
研究學者萊納·施塔赫察尚未公佈的卡夫卡的書信、日記、筆記等手稿資料,在傳記中既細述了卡夫卡的語言天賦、教育經歷、性心理的成熟以及對新的、新的意識的體驗,同時又通過各種細節,勾勒波西米亞三個多世紀的社會、政治、宗教歷史,提出了細緻、多彩的時代與城市全景的全景,最終回答了那個畫卡卡夫。
【名家推薦】
趣味橫生……一部嚴格基於事實和調查的史詩。
——福爾克爾‧哈格,《明鏡》週刊
在這個文類達到了最佳。它本身就是小說。
——凱爾泰斯‧伊姆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施塔赫以極度的關懷和同情心與生平閱讀作品。他對卡夫卡所處的時代深刻理解,而與之相應的,是一種智慧,一種對隱於作品背後的關聯及慾望的敏銳體察。
——科爾姆‧托賓,《愛爾蘭獨立報》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