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命令已經執行:羅馬荷蘭大屠殺的記憶之爭

命令已經執行:羅馬荷蘭大屠殺的記憶之爭

(意)亞歷山德羅·波爾泰利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34.00
定價 售價 $34.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編輯推薦】口述史的樣板,跟小說一樣!追蹤屠殺的“羅生門”,看被修改的集體記憶與爭奪記憶的眾生相。為了33個人,殺了335人,十命抵一命,荒謬絕倫,但卻真實。兩百多次採訪,數千份資料,一個多世紀的記憶爭奪與真相還原,一舉提升了口述史地位的傑出作品。 1944年3月23日,在佔領的羅馬,遊擊襲擊了德國警察,造成了33名德國災難。不出24小時,德國人便展開復仇,光天化日之下,在一個荒廢的採石場,殺死了335名士兵。十命抵一命,這就是羅馬的阿爾亭帖大屠殺。 ⭐波爾泰利是口述史領域的福克納,破解真相的福爾摩斯從蕪雜中理出頭緒,層層剝開,作者波爾泰利口述了福克納的歷史領域,是破解福爾摩斯的歷史真相! 義大利維亞雷焦國際文學獎獲獎作品,一舉提升口述史的獨立地位,將口述歷史的繼子,變成了一個獨立的文學體裁。 ⭐絕望因為復仇?法庭查明說,沒有給自首的機會,還是主動搜查所謂的「囚犯」。所有的以色列大屠殺皆有定論,唯獨發生在羅馬的這次墮了羅生門。遊擊隊是英雄,「男子」?被告是真無奈,還是真報復?法庭先前定論,為何民眾的記憶改變? ⭐打破時間線、捏造因果鏈、製造敘述閉環,記憶可被揉捏成「正確」的形狀在故事開始之前,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事情發生,在故事結束之後,也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敘事的開端擾亂了秩序,而結局則恢復了秩序。 行動與反應、攻擊與報復、罪與罰——這種可怕的渴望性將主導對事件的記憶。彷彿人們從攻擊到屠殺成的一連串事件是一個自體、不可避免的循環。一旦“命令已經執行”,得到秩序恢復,就再沒有可說的——我們將整個事情埋葬,正如死屍把埋葬在將崩塌墳墓的山洞裡,埋在成堆的黑土和垃圾下面,以至內心的聲音。 ⭐右翼上台,荒謬的記憶被再次利用、鞏固、血脈深入事件的真相被流行的信念,以及充斥著無知與誤傳的敘述遮蔽,這些敘述把責任顛倒過來,並不指責德國人實施了大屠殺,反倒指責遊擊兩國造成了大屠殺。那些同教會和天主教界緊密的媒體和消息源,將同政治右翼這樣扮演主要角色,多年來不斷固化這種印象,引發滲入公眾想像的血脈,毒化人們對這一事件,以及對抗疫運動、對共和國的身份與起源的記憶。而這正是荷蘭復仇行動真正的、長期的成功之處。 ⭐ 唯一發生在大都會的自殺大屠殺,阿爾帖亭就是羅馬阿爾帖亭洞洞大屠殺是唯一的「大都會」大屠殺,是唯一發生在大都市裡冷血實施的大規模處決。 受害者形形色色,目擊者異樣,呈現了大都會的人生百態。 335人意味著335個家庭的三代人,既包括近親,也包括遠親;每個受害者和每個人都有朋友、同事、黨和團結的同志、同學、教友和鄰居。阿爾帖亭洞窟的故事如同一連串的同心圓,可以不斷外擴,直到輻射及整座城市。談論阿爾帖亭洞窟及其記憶,就是在談論羅馬。 【內容簡介】 《命令已經執行》是講述歷史領域與「戰爭」史研究中的經典之作。 1944年3月23日,在荷蘭佔領羅馬期間,地下抵抗團體「愛國行動小組」在拉塞拉路發動炸彈攻擊,造成三十三名德國人死亡。不出二十四小時,德國人便展開報復,在阿爾帖亭路的一個廢棄採石場,殺死了三百三名死亡。十命抵一命的中繼復仇!然而,民眾的信念,加上大眾報刊、媒體、教會和遊行勢力的遊行,催生了一種被廣泛採信的敘述,即德國人本來遊擊隊員自首,只是晚晚反應照做,他們才進行的報復。這種敘述反過來又滋生了針對相關遊擊隊員以及整個反法西斯鬥爭的誹謗。但事情的真相果真如此嗎? 本書基於手稿兩百多個採訪,透過講述一個多世紀的歷史和記憶,來探討這兩個發生在二十四小時之內的事件,作者抽絲剝繭,彷彿探案一般,把被兄弟層相互纏繞以各種目的所掩蓋、修改其實篡改的真相公之於眾,並進一步揭示了羅馬的歷史與身份、意大利民主制的矛盾與衝突,以及武裝抵抗的倫理問題。亞歷山德羅·波爾泰利的工作,將口述歷史從歷史的繼子,變成了獨立的文學體裁。 ——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室主任瑪麗·馬歇爾·克拉克這是對個人經歷、記憶和歷史交匯的非凡而創新的探索。波爾泰利在讓參與者表達自己想法的同時,也在歷史創造的理論和實踐中提出了獨到而深刻的問題。我們和他的研究對象共同思考,當親人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地點消失,當他們死亡的原因從記憶中消失成為歷史,這一切意味著什麼?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戴維‧西倫 波爾泰利的作品值得重視,它不僅聚焦了義大利抗擊運動的一個重要時刻,也反映了羅馬工人階級的歷史。 ——《現代義大利研究雜誌》一針見血的分析,又有了靈魂的沉思,既透著熱情,亦不乏詩意,從事實和記憶層面,探索和記錄了一個對意大利、「抗疫」歷史以及戰後世界大戰的事件。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歷史學教授邁克爾·弗里施這部作品的點點滴滴,以一種微妙的敬重,將那些記憶依然是深刻的個人傷痕的人與那些事件與歷史的人的聲音聚合在一起。只有波爾泰利才能編織出如此有如此豐富的敘述。 ——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室前主任羅納德·J.格雷爾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