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我們內心的裂痕:霍妮談這個時代的基本焦慮與自我掙扎

我們內心的裂痕:霍妮談這個時代的基本焦慮與自我掙扎

張蔚,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16.00
定價 售價 $16.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焦慮」的環境與文化對我們的人格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一方面希望統治一切人,另一方面又希望被一切人愛;一方面覺察從他人,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他們身上;一方面疏遠他人,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他們的行為。」矛盾的心理與背後隱藏著哪些難以察覺的心理困境? 異常的敏感、女性的自我要求、難以釋放的攻擊性、對現實的逃避……又是否意味著我是「神經症的一員」? 社會心理學先驅卡倫霍妮認為,人們透過愛、順從、權力和退縮去對抗焦慮,想像人們的安全感。但當同時使用幾種互不相容的策略時,內心的衝突就會出現。對愛的病態需要讓我們形成非黑即白的愛欲觀點,“愛我的人不會傷害我”或“不應該傷害我”;“從順”讓我們思考自己的需要,順應一切人的願望,避免一切可能招致的敵視;“權力”讓我們過度追求性,陷入“如果我擁有權力,就不會受到自發聯繫這些強烈焦慮的方式無一例外都會導致內心的衝突,讓我們不斷遠離自己的真實感受,在想像中完美地建構自己,逐漸形成神經症人格。 雖然這樣形成的態度、性格、在旁人看來是幼稚甚至疏離現實的,但這些策略確實能有效地把我們從焦慮、痛苦和困擾中解救出來,以致我們難以行為行為感知,或者不想察覺到它們的「不心理」。霍妮將這種基本因焦慮而形成的僵硬與刻板定義為我們人格中神經的症候,不是一種病態,只是正在受苦的我們對危險、苦痛做出的不合理反應。在本書中,作者藉用霍妮的視角,介入微實地剖析了神經症人格這一一直以來被人們視為「病態」「異類」的心理狀態。在回顧人格的外在影響與內在原因的基礎之上,探討了現代人如何藉由自我分析來克服神經症人格的阻礙,從而更好地認識自我,減弱時代性焦慮。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