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但是,我開的是書店

但是,我開的是書店

孫曉迪

河南文藝出版社

無庫存

定價 $17.00
定價 售價 $17.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一間書店的生存守則:防禦防盜,防電商降價,防網紅打卡,防幼兒託管,防只看不買互換視角下的實體書業生存實錄,來自獨立書店主的一手開店記錄與日常吐槽【編輯】 ★實體書店生存實錄:一樁需要習慣守店、切換如何進貨、學習如何進貨、活動學習如何進貨——今年35歲,孫曉迪懷著對獨立書店的美好想像,在瀋陽短片了離河書店。開了兩個月沒錢,她就發現一切都跟她想的不一樣。遇到了各種困難的困難,最大的問題是賺不到。沒有開過書店的人不會知道,光是為了把書架擺滿批發,就已經需要絞盡腦汁計算成本和資金。零售和一個通路,實體書店從電商進貨,已是業界公開的秘密。電商平台的擠壓擠壓、奇葩消費者的無理要求,再次衝擊她的小說離河書店的初衷。書店不是美好無剝的桃花源,只是一塵樁世中的凡俗生意。在滿足世人對於獨立書店的一切想像,它要先讓店主能夠靠著書店活。 ★很多時候書店存在的意義,只是一張用來滿足情懷的文化名片,真正靠書店謀生的人屈指可數 喬治‧歐威爾早在《書店記憶》裡說過,書店不是一門好生意。離河書店經營多年下來,孫曉迪發現,「看起來光鮮亮麗的書店其實只是老闆們的副業」。疫情之後,實體書店為了對抗電商,不得不練習十八般武藝飲品:簡餐、空間運營、讀書沙龍、親子閱讀會,甚至知識付費……而在奧威爾那個時候,「書店老闆根本不需要學會做咖啡,也不需要當活動主持人和對著鏡頭舉起書錄一段簡短的視頻」。 ★獨立書店老闆的一手開店記錄與日常吐槽——性格乖僻又著作等身的作家在書架上應該獨佔一格,比如納博科夫;薩特和加繆是一生的摯友,他倆的書可以一起放;胡蘭成和張愛玲最好分開,伍爾夫跟張愛玲做鄰居剛剛好。 ——每天我在收銀台前坐著,等來的不是把書店當圖書館、認為可以隨便坐著看書的,就是把書店當成閱覽室、託管班、繪本屋的。在這些家長的認知裡,一個搭建得漂亮溫暖、擺滿書籍的屋子,只能、也必須和孩子有關。 ——那些熱衷於探店打卡的人,衣著光鮮地走進來,就像走到了一個開放的購物,順其自然地拿起書擺拍。 魚貫而入,魚貫而出,表情從內容,動作自然,就想她們從生下來現在就是這樣使用書店的。在她們的認知中,書店,就是一個照相的地方,所有的書都是飾品,是她們照片的背景或道具她們。對如此揮霍書店毫無愧疚之心,也不管書店如何生存。 ——還有一些人,他們對書店的喜愛就停留在對店主賣弄知識。他們不會在書店買書,他們更擅長偷偷記下書名,去電商平台買折扣貨。有人連書都不買,全都下載電子文檔,還要厚顏無恥地與我分享。 ——唯一能叫的是人們想起來還有一家書店在營業一家又一家書店的關門,書店在公眾號宣布營業到某月某日,期間全場圖書三到五折。人群懷著自我感動沖向哪個冷清的書店,一邊照相感慨,在社交平台表達自己有多麼熱愛書店和讀書,一邊保留著圖書。每個走到盡頭的書店都紛繁亂如菜市場,也許是這家書店繼續營業額最高的時刻。 【簡介】 2017年,孫曉迪懷著對獨立書店的美好想像,在瀋陽短片中講述了離河書店。開了兩個月沒錢,她就發現一切都跟她想的不一樣。遇到了各種困難,她最大的問題是賺不到。 在這本書裡,孫曉迪毫不掩飾地講述了開書店這件事讓她的痛苦與憤怒。她痛罵跟書店搶資源的電商平台,嘲諷走進書店的各種奇葩顧客,還勸說了很多想開書店的人,讓他們離開書店遠一點。不開書店的人不會知道:書店不美好無垢的桃花源,只是一樁塵世中的凡俗潮流。疫情三年,離河書店生死飄搖,幾乎每個月都在倒閉的邊緣掙扎。陪伴離河書店一路走來的忠實顧客給予了支持和溫暖,孫曉迪幾番還是堅持,頑強地把書店開下去。 「不開書店的理由有萬個,但只有一個,也能讓我堅持開下去。書店的人還有很多,需要我離開河書店的人還有很多,需要我離開河書店的,我就陪著他們把書店永遠開下去。」【團結推薦】 一間書店的力量 作為從1.0 時代開始了離河每一個階段的老顧客和客人離河書店和所有因這家書店結緣的人加在一起,就是家感覺的。已經超脫了一家書店的意義,也已經超越了買賣關係所承載的容量。 ——小石從少年時期看過來的,瀑布兩端隔空陪伴成長,度過了漫長的歲月,有著不可言說的特殊感情。開書店後,她寫了下一篇離河故事,我一篇還沒落地讀。因為離河書店,瀋陽於我不再是個陌生的過路城市。也是因為離河書店,我知道了到底這輩子都有交集的趣友。 ——竹子三年多了,離河書店對我來說,絕對不只是個賣書的店。甚至情懷、獨立這些字眼都遠遠不能形容我心裡的她。我覺得她應該是個理想。面對離河書店就在那裡,她甚至承載了我更高的東西:永遠獨立思考,堅定地熱愛生活,然後真正地成為自己,奮勇一切。 ——頭子說起來我想要有一種被離河洗腦的感覺。喜歡離河,可能是因為這家書店在瀋陽的實習,可能是因為進店裡買一本書讀完就走,可能是因為店裡有書店本該有的樣子,可能因為這是高明和孫曉迪開的書店。 ——百里登風大概是因為有了高老師和小迪姐,離河書店繼承了頑強的生命力。離河就像照進罅缺口裡的那一束光,照進了我的生命。在這個浮華浪擲、紙醉金迷的此時,在離河我看到了更多的堅持。這種力量感染著我,我也和河一起瘋狂成長。 ——鬆鬆關於離河書店,我記憶裡的畫面是2019年那個要閉店的黃昏,高老師在門口認認真真地整理每一本書。那一刻給了我書店的力量和溫暖,就是那樣的力量,讓我這個已經很久沒有認真看一本書的人拿起書去讀。真心想說謝謝,謝謝小迪和高老師。 ——小白 高老師說了一句話:我們死了就是死了,姿勢叫吵。疫情這幾年看著他們不斷折騰嘗試,從低谷走出來,直到出書,很開心。對我自己來說,瀋陽不僅可以留下這個空間,更慶幸的是,現在每天都可以看到小迪姐和高老師笑呵呵的面龐,就是最大的療癒。離河書店沒死,故事還在發生。 ——大力我很幸運認識你們——擁有重要的心,和對世間萬物的熱情。武裝我沉到哪裡,到處都被喚醒。平淡的日子深不見底,但有書店,配有燭光,不會覺得黑暗冷寂。大樓也許有一天會盡,人還是那些人,小心翼翼地捧著燭光的人。某天兩盞相遇,一場慶典開始了。 ——銘浛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