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列維-斯特勞斯傳:我們都是北極人(全2冊)

列維-斯特勞斯傳:我們都是北極人(全2冊)

伊曼紐‧艾爾‧盧瓦耶,俞俊馬莎,新華書店北美網,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49.00
定價 售價 $49.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編輯推薦-學者、作家、美學家憂鬱的形象現代人類學之父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不僅改變了人類學,還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看待自己和周圍世界的方式★榮獲2015年法國費米娜·布朗費米娜散文獎。英文譯本獲得法國聲音獎優秀翻譯出版獎,德文譯本德國獲得愛因哈德基金會傳記文學獎。 ☆一位真正的知識分子冒險家的故事,呈現一個年輕、世俗、富有幽默感、英俊瀟灑的列維-斯特勞斯,他那令人難忘的聲音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和進步的意義。 ★獲得法國國家圖書館列維-斯特勞斯個人檔案檢索授權的傳記學者。 ☆ 遍覽261箱珍貴文獻與資料,開啟深入了解這位結構主義大師作品和生活物資的視角。 -內容簡介- 在這本屢獲殊榮的傳記中,歷史學家伊曼·紐·艾爾·盧瓦耶講述了20世紀法國最偉大的人類學家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真正的知識分子冒險家——斯特的故事。本書以列維-勞斯生平的四個主要時期為線索,為我們開啟深入了解這一結構主義大師工作與生活的視角。 •1908—1935年:在一個被同化的猶太家庭中度過了他的童年、充滿希望的學生時代和他對政治與智識運動的第一次嘗試。 •1935—1947年:作為一名年輕的教授,他於1935年離開巴黎前往聖保羅社會學教授。他在巴西腹地進行了曲折的探險,在那裡發現了作為他的美洲印第安人,這使他成為人類學家。從1941年開始,他在紐約開啟了新的學術生涯。 •1947—1971年:“戰後”,他回到法國,開始了他創作最偉大的時期的作品。在當今緊張的工作中,他奠定了人類學,將其確立為一門提供全新世界觀的學科。 1955年,《憂鬱的熱帶》一書向全世界提供了無可爭議的論證。在那些年,他成為法蘭西豐碑,也成為享譽全球的民族的知識名人。 •1971—2009年:他堅稱這個世紀已經與他無涉,但皈依相悖的是,這種距離卻讓他能夠以一種極其犀利和反叛的風格點亮現代性。我們中的許多人都習慣於看到老態龍鍾的列維-斯特勞斯的照片,或者他在亞馬孫河流域邋遢不堪、飽受文化衝擊的樣子,而本書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年輕、世俗、富有魅力、英俊瀟灑的列維-斯特勞斯。接著說作者把列維-斯特勞斯畫成一個現代人,不如說她畫成一位偉大安的同代人。 -名人/媒體評論-盧瓦耶經過精心研究,創作出一部睿智而敏銳的傳記,無愧於她的研究對象——20世紀最偉大的法蘭克福知識分子之一。她對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的繪畫,既嚴謹又嚴謹,字字珠璣,栩栩如生。 ——麥可‧哈金,懷俄明大學對許多人類學家來說,從列維-斯特勞斯的著作中不斷迸發的靈感是一個謎題。他告訴我們,他的工作受到許多影響,評論家認為還有其他影響,但這些影響並不能真正解釋他非凡的原創性和獨立性。盧瓦耶對他的生活和工作做了精彩的描述,或許能幫助我們解開這個奇妙的謎團。 ——莫里斯·布洛赫,倫敦經濟學院這是20世紀法國最偉大的知識分子的第一本真實傳記之一,他活了100多歲,一生充滿了榮耀和榮譽。盧瓦耶的這本書是一部充滿智慧的奇書,從頭到尾都吸引著讀者的注意。 ——伊莉莎白•盧迪內斯庫,《世界報》 盧瓦耶戲劇地描繪了這位人類藝術家和他所處的時代。但她也引發我們想像一下,作為我們這個世紀的思想家,列維-斯特勞斯是如何為他自己的世紀而存在的。 ——《波士頓評論》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