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理想國譯:無盡滄桑:一紙婚約與一個普通法國家族的浮沉,1700-1900

理想國譯:無盡滄桑:一紙婚約與一個普通法國家族的浮沉,1700-1900

艾瑪·羅斯柴爾德

北京日報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31.00
定價 售價 $31.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以一個不懂字的婦人為起點,橫跨五代人,寫普通人的怕與愛結合局部、中觀和宏觀視角,開創家族研究的新方法道盡法國三百年政治、經濟與社會滄桑-------------------------------- ◎內容簡介1764年12月的一個星期日的午後,在法國西南部的城市昂古萊姆,一大群親戚和瑪麗·米蘭的一對。這正是另一場先前的活動,預計不會被任何歷史記錄所註明,直到有人發現慶祝活動留下了一份簽有83個人名的婚前協​​議。 歷史學家艾瑪·羅斯柴爾德,結合教區檔案、稅務記錄、報紙、回憶錄等材料,對一個不識字的普通女性瑪麗·艾馬爾及其後五代人的故事進行了全景式觀察,並圍繞婚前協議的83個簽名,發掘出相關的4089個人,以及與這4 089個人相關的更多人它就像一片勃魯蓋爾的畫作,其間埋藏著無數細密的歷史脈絡,訴說著與羅伯斯皮爾、拿破崙、托克維爾、巴爾扎克同時代的普通人的恐懼與愛、不安與希望,道盡了法國近三百年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滄桑。 -------------------------------------- ◎作品看點 ★發現一個普通法國家族的資深歷史,講述五代人的電梯浮沉 艾瑪·羅斯柴爾德把目光投向一個法國外省的普通家族,從兩份文件和一個不懂字的寡婦瑪麗·艾馬爾出發,一步步走進五代人的生活。他們違背了婚姻的喜悅、為人父母的幸福,也經歷了失去另一半、早夭的不幸;他們他們有的兒孫滿堂,有的終生未婚;他們有的遠走他鄉,有的守在祖輩輩居住的老宅,成為大家族的根;他們有的默默無聞、一生窮困潦倒,有的生活、頗衣主教,還有不幸的人成為紅衣主教。在動盪年代,都在努力討生活。 ★從景觀、中觀和宏觀三個角度呈現法國近三百年歷史變遷從一個無名的家族,到他們的鄰裡親友,再到地方和整個法國,作者將社會、中觀和宏觀的婚姻歷史聯繫起來,普通人的、職業選擇、階層流動、跨區域與跨國移民等生活與戰爭、經濟危機、政治英國戰爭、經濟危機與變革、法國大革命、政治與共和製的拉鋸、工業危機、社會與帝國主義的發展與統治作者的現實主義的現實。 ★利用檔案建構社會關係網絡,求生困難的普通人群像本書所描繪的是一幅法國版的清明上河圖,地方社會各階層的人、殖民地商人、奴隸和外國人:走街串巷的小販、到海外碰運氣的婦女木匠、寄宿學校的校長、記錄歷史地方的移植、基層稅吏和士兵、委託的獨身女、木匠、教派的獨身、工地和學校。 ★揭示經濟和社會生活中被遮蔽的女性地位女性在作者賦予的歷史中佔有特殊的地位,見證婚前協議簽署的83個人中,有43人是女性,她們或經營商店,或出售飾品、糧油和陶器,還有裁縫。在瑪麗·艾馬爾一家的經濟生活中,處於中心並發揮作用的是女性。瑪麗的大外孫女一度是家族中最命運的成員,在19世紀成為家族發展的資本。她和四個姊妹共同的短片一所女子寄宿,後來也指定把遺產轉移到家族女性成員。 ------------------------------------------ ◎推薦語這是一部別具一格的家族史著作,它以令人眼花繚亂的人名開始,於時空追踪這些人名的蛛絲馬跡,以一反常態的研究方法,重溫關於18世紀和19世紀法國政治、經濟與社會的恐慌流行觀念。 ——《紐約時報書評》 羅斯柴爾德認為,歷史上許多學者都會把人分為兩類:一類是留名青史的重要之人,一類是為統計數字、淹沒於歷史長河的碌碌之輩。但在這本書中,她拒絕了,並且透過這本書的成功展現出來,對普通人的關注同樣可以為解讀法國大革命這樣的非凡歷史提供全新的視角。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時刻》 《無盡滄桑》成就非凡。不禁讓人將羅斯柴爾德與左拉相提並論,只有技藝精湛的大師才能以普通文盲婦人為起點,運用最前沿的方法為一個社會重構其世界。人們長期以來認為法國內陸生活是被封鎖的,這本書打破了這一觀念,它就像一張被劫持的掛毯,將成為未來多年寫作歷史的一個要點。 ——林•亨特,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傑出研究教授 它描繪了一系列鮮為人知的人物,如賣檸檬水的小販、為瑣碎債務爭吵的人、失心愛小狗的人、尋找失散親人的人,以及在一個金字塔的世紀墜落中的各種日常和非常擔心的人,通過講述他們的故事,我們緩慢地改變了歷史的尺度。 隨著這些人的生活開始與聖多明哥、塔希提、敘利亞等遙遠的世界各地發生聯繫,他們所在的法國小鎮也成為全球變革的縮影。 ——艾米‧史丹利,美國西北大學教授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