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1
維梅爾的帽子:17世紀與世界全球化的黎明
維梅爾的帽子:17世紀與世界全球化的黎明
布魯克,蒂莫西
北京日報出版社
無庫存
定價
$19.00
定價
售價
$19.00
單價
/
每
結帳時計算運費。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1976年,考古學家從大西洋附近的聖赫勒拿島海域打撈上一艘沉船的殘骸,在其中發現了一批明朝的瓷器。這些古瓷器的故事要追溯到四百年前,當時的荷蘭人以北美海狸皮毛製成的帽子,不遠的波里乘船前往亞洲,用托西的白銀從中國人手裡買下大量的絲綢、茶葉和瓷器運回歐洲。其中一艘貨船在海戰中被擊沉,使那批瓷器得以跨越今古,重見天日。橫跨古今、歷史令留在其中的,還有荷蘭的七幅油畫與一個瓷盤。在本書中,著名漢學家卜正民從這些藝術品的細節切入,以維米爾等藝術家的作品中的帽子、銀幣、煙管等物品及其流傳為線索,梳理出17世紀在貿易浪潮的推動下,世界各地如何逐步孤立狀態走向接觸,進一步連接從一個交流網絡。在這個全球化的黎明時刻,各地疏離的文化相開始認知、融合、融通。 卜正民是一位了不起的學者,這本書從荷蘭畫家維米爾的幾件珠寶作說起,涉及十七世紀荷蘭的代爾夫特與全球貿易、這兩個世紀之交明清交替、中國的寒冷和疫病、傳教士來到東亞,還涉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亞洲經營,荷蘭人從海洋到達亞洲,甚至講到“全球性流動現象重新定義了他們(荷蘭人)的世界觀展。維梅爾的繪畫,可能只是一個引子或者說,不過透過這個狹小的繪畫象徵,廣大的世界歷史就漸漸凸顯了。 ——葛兆光《維梅爾的帽子》是一部兼收並蓄的巧書。卜正民維克取維梅爾畫作的多處,引導讀者進入17世紀世界貿易、文化交流的文明世界。他以代爾夫特為中心,讀者關注神遊歷史,遭遇中可見瓷器、海狸毛皮和火器,碰上船難的水手與螺絲、銀礦和閃電大舷。這是一本充滿了巧妙的細節的書。 ──史景遷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