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世界的貨幣、物價與文明:5—17世紀
地中海世界的貨幣、物價與文明:5—17世紀
[意]卡洛奇波拉
上海書店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亮點推薦】🪙國際著名經濟史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史學教授、《歐洲經濟史》主編卡洛·M.奇波拉大家小書,從貨幣、價格等角度解讀5-17世紀絢爛多彩的地中海商貿文明! 💵從以物支付的原始貨幣(食品、香料、紡織品、珠寶、動物),接近美「美元」的國際貨幣(拜占庭帝國的諾米斯瑪、阿拉伯人的第納爾、弗洛倫薩的弗洛林、的杜卡托)到用於地方日常交易的小額貨幣,看不見多幅、只存在於帳本中的幽靈貨幣,等全景圖! 📐精到謀略、化簡為簡、舉重若輕、深入淺出,一冊五萬餘字,即可領會地中海世界的貨幣規律,掌握古往今來偉大文明發展的經濟命脈:當人們無法獲得也不欲求錢幣的時候,社會將走向以物易物;赫角色,是催生國際貨幣的三個要素;小錢減色及無法控制它們的數量,或許利大於弊;記帳貨幣的誕生與存續,源於未能流通中的不同面額錢幣保持合理和穩定的關係;資本主義文明的特徵是特殊主義和貴族主義,補充的交通成本可以解釋第一個成本點,補充的書籍及貸款可以解釋讓第二點書籍和貸款可以解釋讓第二點☆中國世界中世紀史學會榮譽會長侯建新X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朱明聯袂推薦:「無論是專業思考還是普通讀者,只需總計相當於他的學習知識和不凡收穫…享受跨區域的廣泛聯繫帶來的頭痛風暴和智識快感。」===【內容簡介】本書是義大利著名經濟史學家卡洛·M.奇波拉麵向大眾出版的史學佳作,以精於解決的敘事方式,從貨幣、價格等角度解讀了5-17世紀地中海的商貿文明。他首先概述了中世紀地中海早期原始貨幣的歷史,當時盛行瞄準支付,其他商品與錢幣一樣,是一種交易手段。弗洛倫薩的弗洛林、威尼斯的杜卡託等)及用於日常交易的「小額貨幣」。他還提到了“幽靈貨幣”,例如便士,它被帳簿記業務,但沒有用於意等價物。最後,他涉及商品、書籍、交通和貸款的歷史成本案例,評估價格的相對價值,剖析當時世界的社會狀況。如何透過重要的經濟元素文明的發展,奇波拉化繁為簡、舉重若輕的分析堪稱為選擇。 === 【著譯者簡介】 卡洛‧M.奇波拉(Carlo M. Cipolla,1922-2000),義大利著名經濟史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史學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美國哲學學會、義大利猞猁之眼國家科學院、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歐洲科學院成員。主編《歐洲經濟史》,著有《工業革命前的歐洲社會與經濟》《人類基本邏輯》《世界的貨幣價格、與文明》等。寧凡,天津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學院世界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世界史》編輯,譯有《三十年戰爭史》。 ===【相關評論】天津師範大學歐洲文明研究院、中國世界文學史學會榮譽會長侯建新 本書作者意大利著名史學家奇波拉,地中海沿岸國家和地區,討論了5個淡水資源的原始貨幣、國際貨幣、小錢、記帳貨幣、價格等,估算觀察歐洲文明的增長,舉重若輕,明晰而簡單,但並不簡單。無論是專業思考或一般讀者,大致相當於他的侏儒知識和不凡意義。 -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朱明奇波拉是義大利著名的經濟史學家,他主編的多卷本《歐洲經濟史》於1990年前被引入中國後,大大推動了中國相關的學術研究。他拿手最多的研究是前工業時代的歐洲經濟與社會,這本小書聚焦於地中海世界的貨幣經濟史,語言通俗,深入淺出,向歐洲以外的讀者係統、清晰地介紹了前現代時期歐洲的貨幣體系。而且,他也超越了歐洲的邊界,將視野擴大到地中海世界,包括拜占庭帝國和伊斯蘭世界,我們總共可以看到亨利·皮朗的影子,享受跨區域的廣泛聯繫帶來的頭腦風暴和智識快感。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