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日常的弦歌:西南聯大的迴響

日常的弦歌:西南聯大的迴響

王堯

譯林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15.00
定價 售價 $15.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編輯推薦】 1.走進“不為人知的西南聯大”,講述理想與傳奇的背後故事準確地掐住日記、會議記錄、薪金收入、回憶錄,學者王堯將史料作為底布,相似的局部泛著拙樸輻射的聯大群像:在“做行政”與“治學”之間的鄭天挺、治印謀生的聞一多、做《定勝糕》宅家的梅貽琦、夫人因貧病交加不得已典當行軍的朱自清……在萍萍閃光的傳奇背後,學者堯王回到聯大人物的生活中,回到他們鮮活的經歷中,遙遠日常的弦歌。 2.剛毅堅卓,弦歌不輟學,西南聯何大以創造奇蹟 聯合辦校的困境、師生生活的困境、新文化與舊道德間的徘徊、學術自由與權力博弈……他深入歷史腹地,與那個時空、那些故人以“剎那即永恆”的方式相遇,你會聽到聯結大學人的某竊私語,理解他們在竊竊私語的方式相遇,你會聽到聯結大學人的某條私語,理解他們在竊竊私語。作者以「同人」之心,體貼他們的生活習性,更共情他們的際遇。 3.觀生活之微,問大學之大:西南聯大寄託著我們的大學理想,尤其是知識人何以自處的省思,這篇隨筆不指示為西南聯大圖層上的浪漫主義光輝,它嘗試追問的是,教育體制中人如何在歷史和現實中與關心自己,與大學思考。講授教材的,既是宏觀的中國近現代分子群像,也是一張張知識纖畢的心靈圖景。 4.典藏精裝,西南雙封,收錄聯大珍貴歷史照片開書,第一張是西南聯大校門的照片,緊接著作者的文字足跡,從這個「校門」進入西南聯大。 【內容簡介】 西山蒼蒼,滇水茫茫。 僅存八年的「西南聯大」是近代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高峰,其作者亦充滿傳奇色彩。 王堯另闢蹊徑,於日常生活中弦一首斷歌,在歷史迴響中悄悄發生,西南聯大有了一個全新的劇情。 《三駕馬車》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莧,巨匠陳寅愷、馮友蘭,名士風朱自清、聞一多、鄭天挺……作者回到困境、歡愉、黑暗、光明、約束、任性、革命、保守、崇高和卑微等鮮活的肌理中去西南聯大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物。論聯合,「在動亂時期主持一所大學本來就是頭痛的事,尤其要三個人格歷史各異的大學共同生活」;論制度,「三校的傳統就是學術獨立,教授治校」;論社會,「昆明一隅,九儒十屯」;論知識分子,「他們一直思想和生活在新文化與舊道德的雙重秩序中」;論生活,「在那樣一個紛亂的年代,能夠掀起一張書桌並讀書,便是讓心安那時」…西南聯大的迴響響而響,後世意讀史者脈然而生敬。西南聯大何以可能,大學之道何以相傳,知識分子何以自處,這些問題至今,文明之火亦火而光焰不熄。 【相關評論】反過來說,許多知識分子的一些文學創作並沒有堅守知識分子的寫作立場,王以作家為主導而非思想,是真正擁有思想。堯是個具有文化抱負的、具有歷史責任感的小說家、散文家,他的寫作是真正的「知識寫作分子」。 ——畢飛宇 中國作協主席、江蘇省作協主席王堯寫西南聯大,如果時光倒流,我們能否像那一代學人那樣生活和工作。這樣一種內心自問的感嘆能夠引起我們每一個具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反省。 ——張福貴吉林大學教授 王堯不易寫到西南聯大的人物,寫到被大事件、大淹沒的女性。他作品的蕞大魅力是實現了玉蜀黍和豐盈的,他選擇的視角是目標的,因此,他的寫作具有文學和生活的本質。 ——張莉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日常的弦歌》是關於西南聯大佬們光輝的日常與傳奇,王堯並不像時下的流行文化一樣去追慕大師,對於西南聯大鍍層上浪漫主義的關心,他有自己的問題意識,他嘗試解決的是一個教育體制中人如何與他的大學交往,與困難對待整體。 ——岳雯中國作協創研部王堯回到西南聯大這些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回到他們鮮活的經歷中理解他們的思想、情感和寫作,在這個意義上,王堯的散文隨筆和知識分子的思想史。 ——張燕玲《南方文壇》主編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