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對話錄(全文)*
歌德對話錄(全文)*
(德)艾克曼
譯林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1823年,31歲的德國青年艾克曼遇見了自己所仰慕的文學擘歌德,此時,歌德已經74歲,正值玩具人生最後的旅程。另外的九年相對來說是一段相互成就的歲月:大師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傾囊相授,指點了年輕人提昇文學修養與精神境界;年輕人努力輔助大師工作,同時觀察入微,默默記下大師最後的人生行跡與閃耀智慧光芒的思想言談。借助艾克曼的記錄,我們得以看到另一首歌德,立體而生動,深刻而有趣。
本書為全譯本,完整原收入著作三卷325篇文字,及兩篇首版序言和艾克曼長篇自序。
;
【編輯推薦】
▶歌德思想、創作、活動百科全書,從這裡真正讀懂歌德
從政治、社會到文學、藝術,從《少年維特之煩惱》、《詩與真》到《浮士德》,從戲劇欣賞、自然觀察到情感經歷,深入歌德精神與生活世界,立體式解讀歌德如何成為「真正的人」。
▶歌德最後一年月忠實紀錄,從這裡看到人生可以有多宏闊
艾克曼伴隨歌德人生最後九年,記下對角滴,勾勒出一位大師的壯闊人生:從國家管理到演員,從文學創作到科學研究,何以培養人生必預設;與拿破崙、席勒、黑格爾、司各特等人相交,交必良友;有可教者傾囊相授,有不知無心以求的教導不長,交必良友;
▶經典全譯本,完整再現百餘年前原著作面貌
根據柏林建設出版社(1955)和慕尼黑德意志袖珍本出版社(1999)兩個版本譯出,整體收入原著三卷325篇文字,及兩篇首版序言和艾克曼長篇自序。大學資深翻譯家提出了譯文。
▶譯者兩萬字長篇後記,系統梳理,加深認知
於千頭萬緒中細心梳理,從世界觀與思想方法、政治觀、文藝觀、世界視野、文學創作等多個視角,歸納全書主題。
▶ 精選名家插圖,呈現歌德時代德國風貌
收入德國浪漫主義繪畫先驅卡斯帕·戴維·弗里德里希代表作20幅,兼具高度美感與深刻寓意,從德國自然風物出發,尋找偉大的靈魂棲居之地。
1
【名人評價及推薦】
如果把歌德的著作,尤其是《歌德對話錄》這本現存的最好的德國書替代,那麼德意志散文文學中還剩下什麼值得再讀的呢?
——尼采
我把破解和歌德相提並論……兩個令人緊張的現實主義者,跟他們的學者們這樣,分別用斧子砍劈假話和表象的樹根。
——愛默生
個人魅力型的偉大作家不多,歌德卻是所有西部文學中的主要主角。他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個性,他對其他作家的影響就如哈姆萊特對其他文學人物的影響一樣。
——哈羅德‧布魯姆
《歌德對話錄》,是我們藝術家的信仰。我最初的自信來自歌德,心裡暗暗大喜。紀德說得好:歌德不是高山,不是大海,他是陽光充足的雨露滋潤的半高原。
——木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