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社會譯叢:自足的世俗社會
人文與社會譯叢:自足的世俗社會
[美]菲爾·朱克曼
譯林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世俗研究前沿之作。揭示信仰迷思,為世俗幸福正名★【內容簡介】本書以丹麥和瑞典社會為主要研究對象。基於一年多的實地調查,深入訪問了近百五十個不同年齡層和教育背景的對象,提出一個核心觀點:宗教淡觀念薄弱的世俗社會不僅可能存在,而且完全可以做到溫文爾雅、令人愉悅,給人們帶去足、幸福的生活。朱克曼認為,社會的高度發展與宗教並無關聯,宗教的影響可以為社會帶來醫療和教育的發展,但也可能帶來混亂、緊張和暴力。 【名人評價及推薦】過去二十年的黃金時期,在世俗研究這個新興的領域,朱克曼一直身處前沿。從《自給自足的世俗社會》中,我們很容易看出一個中原因:行文精緻,引人入勝,既仰賴學養,又不乏睿智的思想。這是典型的朱克曼式作品。 ——史蒂芬‧布利萬特,英國聖瑪麗大學學院神學與宗教社會學教授 大多數美國人堅信,對上帝的信仰是文明社會的基石。 《自足的世俗社會》表明,這無非是一種聽讓人受用的美國式奇想。如果發現時報竟大多數丹麥人和瑞典人如此不辭宗教之累,就連身在美國的無神論者也會感到驚訝吧。對另一種世俗現實的這一顯現,既謙卑,又人心——來得太是時候了。朱克曼的研究確實做到了。 ——山姆‧哈里斯,《紐約》 【編輯推薦】說到北歐,你可能會想到安徒生的童話,想到美人魚的故鄉,想到在各種發達程度、幸福指數和廉潔程度排行榜上,丹麥和瑞典總是位於居前列,那裡似乎是一片無憂無慮的樂土。你可能想不到的是,那裡是一個世俗社會,宗教信仰淡薄。那裡的大多數國民雖然不願自稱“無神論者”,但也不相信一位人格神。他們可能會在教堂裡舉行婚禮,但與儀式性的一樣,是遵循一種文化傳統存在的。 宗教有許多正面的作用,例如提振、增強人民與人之間的凝聚力、教人寬厚的仁愛;另外,我們也看到,極端的宗教勢力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製造著動亂、紛爭甚至殺伐。這本書並非是和諧,沒有宗教信仰必然會導致社會、繁榮,而只是說,宗教的宗教信仰並不構成分裂,由此否定了一種極端的說法:“沒有宗教信仰,社會必將滅亡。”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