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監護室的故事
重症監護室的故事
[中]馬特摩根 / 苗小迪
譯林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重症監護室一線醫生給普通人的急救指南 ◆細數重症醫學史上的科學飛躍,講述至暗時刻人類如何絕地求生 ◆自出生之日起,重症監護室生命已挽救了約5億人的生命,這裡是離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最後一道防線。 ◆為什麼人類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自我?為什麼傾斜會嚴重影響健康?如果家人遭遇心臟停搏,我們該在第一時間做什麼?危急關頭,這些健康常識也許能救你一命。病情危重,通常指病人有一個或多個重要器官無法正常運作。異國18歲少年被感染後罹患嚴重重症急性發作,他能堅持嗎?法官在審判期間突然倒地不起,心跳與呼吸全無,他真的「死」了嗎? 懷孕母親遭遇嚴重心臟衰竭,她和寶寶能平安邁過這道坎嗎?手術後,病人到底5公尺長的消耗量僅剩20厘米,她以後還能正常進食嗎? 1952年,因感染病毒而命懸一線的12歲女孩在世界第一間重症監護室中重獲新生。以這個故事為起點,重症室資深監護醫生馬特·摩根講述了重症醫學背後的歷史沿革與職業科學的發展。摩根醫師借助生涯中遇到的上述真實病例,使我們逐步了解重症監護室的日常配合,深入認識重症監護室的日常運轉,深入認識人體不同器官的功能與奧秘,並我們,在生死關頭如何救人或自救。一名重症室監護醫生通常需要掌握13000種疾病診斷、6000種藥物和4000種外科手術。對一般人來說驚心動魄的時刻,卻是他們經歷的每分每秒。 加護病房的醫療團隊傾盡全力,幫助病患渡過生命的黑暗時刻。有些病人最後康復出院,有些不幸離世的病人也沒有被忘記,是他們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對死亡的理解,也讓我們的生命更明白這代表什麼。 ··【評價與推薦】讓醫護人員都曾親眼目睹生命的悲歡離合,而發生在加護病房的故事往往最令人感動,從這本書開始,讓我們一起走進重症醫學的世界吧。 ——楊燕麗(北京協和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本書)對重症人類監護室所做的扣人心弦的寫實繪畫,提醒著我們生命是多麼脆弱。 《加護病房的故事》充滿了謙卑與洞見,讓我們得以一探這個每天都在拯救生命的醫學世界。 ——蘇·克女爵士(著名法醫布萊布萊、蘭卡斯特大學副校長)馬特·摩根關於生死邊緣的描繪優美而動人。他的書中充滿了牲畜鮮活的例子和真知灼見,讓人們開始關注醫療前線的人類寶貴經驗。 ——加內什·孫塔拉林加姆(麻醉師、英國重症監護學會主席)我們無疑是幸運的,有像摩根醫生這種般投入、體貼又謙遜的人在急救醫療前線服務。更難得的是,他還是個作家,把工作上的一切興奮、悲傷、輝煌甚至惱怒記錄下來。 ——彼得‧布林德利(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重症醫學、麻醉學、醫學倫理學教授)這本鼓舞人心的書,字裡行間流著智慧和慈悲,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一特殊情況。 ——《泰晤士報》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