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中的性別受到歧視
廣告中的性別受到歧視
(中)珍·坎寧安,(中)菲莉帕·羅伯茨
漢語大搜尋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内容介绍 从“男性凝视”到“男性瞥视”,歧视女性的营销宣传为何仍在出现? 尽管女性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目标受众,世界各地的女性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传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关系被颠覆了,但大部分品牌仍以一个男性视角去和女性沟通,向她们解释她们是怎样的人,她们可以成为怎样的人。本书旨在剖析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男性视角是如何获得 主导地位的,不平等和不愿倾听的关系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种关系会给女性和品牌带来哪些影响。 本书的第一篇简要回顾了面向女性的市场营销的历史,探索了此类营销行为中的刻板套路。面对现在这个被称作“女性赋权”“女性主义广告”的时代,第二篇探讨了女性营销活动在哪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以及在哪些领域停滞不前。长久以来,女性营销远远落后于女性真正的样子。当过去的假设和偏见被消除之后,会出现哪些新的可能性呢?在第三篇,两位作者提供了十项原则,试图消除针对女性的“品牌说教”。 -------------------------- ★名家推荐 这是一本能在营销行业引起反思的书。至今仍有不少人不明白,性别平等不仅是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明智的经济政策,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她好他也好的大局。本书的写实内容既是对营销人员的预警,也有助于我们对大局观的思考。 ——林碧慧 (Dephin Lim),竞立媒体(MediaCom)董事总经理 本书充满了迷人又有趣的见解,它不仅关乎市场营销,也关乎性别认同如何被(正在被)塑造、扭曲、营销及包装。在任何通向不再强调性别差异,甚至接受性别中立之路的争论中,本书的内容都非常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吉娜•里彭(Gina Rippon)教授,著有《大脑的性别》 在我们推翻父权制对资本主义的控制的路上,这样的书是很重要的。是时候揭露并纠正那些鬼话连篇的伪女性主义营销了,其名义上是为女性赋权,实质上却在阻碍女性的发展。本书正是为此而来。 ——阿曼达•蒙特尔(Amanda Montell),著有《语言中的厌女倾向》 -------------------------- ★编辑推荐 很多品牌通过“迷之自信”地决定女性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女性怎么做才最好而获利,常常为她们贴上“好女孩”“完美母亲”“女强人”“多面手”等标签。现在,品牌意识到了女性主义,并一心兜售“女性赋权”的概念。但在“加油吧,女孩”的口号和病毒营销式的标签背后,一切都在变好吗?所谓的“女性主义广告”真的能够了解女性受众的所思所想吗?事实上,因循守旧的品牌说教无处不在,传统的偏见和假设仍在继续。 在本书中,两位作者揭露了真实的女性和大众媒体“营造”的女性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基于15年的调研分析、超过4000个小时的与女性受众的对话,她们的研究揭示了,各种形态下的女性经历、愿望和需求是如何被一个对女性本身缺乏理解的行业所忽视和误导的。破除束缚,停止“男性瞥视”,忘记理想型……两位作者提出了一个新鲜、令人兴奋、终于无性别歧视的营销框架。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