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那麼狂野的西部:西進運動中的製度變革
不那麼狂野的西部:西進運動中的製度變革
(美)崔‧L.安德森,(美)彼得‧J.希爾
漢語大搜尋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提到美國西部,人們通常會想起魯莽好鬥的牛仔、亡命之徒和牧場主人。除此之外,本書基於新制度經濟學視角,將美國的邊疆歷史置於新的理解框架之中──強調正式和保險制度的產生,可以幫助人們開始合作、化解衝突。書中沒有把美國西部邊疆繪畫變成一個好漢與惡人相識的地方。相反,馴服美國西部的真正英雄,其實是一般人在日常外交中所推敲的製度。正是這些制度確立了西進運動中土地、礦產、牧場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啟發人們合作共贏,避免公地悲劇。 作者強調,隨著資源變得更有價值,建立產權的成本變得更加迫切,資源的墳墓也隨之演變。地方格局出的規則,或因此而規定更有效,因為對當地結果更有利害關係。跨越印第安人、毛皮獵人、水牛獵人、牧牛人、自耕農和礦工歷史的歷史,將佐證上述理論的一系列真實案例逐一提出:產權制度如何轉變為可以治理北美大平原上畜牧行為的規則?競逐金礦的礦工如何敲定在礦脈邊認領採礦點的規則?灌溉者又是如何在缺水的美國西部分割牧場?在本書蕞後,作者總結了美國西部開發的經驗給我們的教益,將其評估為人類當代的「新邊疆」——不斷監測環境和自然資源、世界上尚未開發的地區,甚至等待探索的地外太空——顯示出產權提出理論框架的普適性與匱乏力。 穿越大平原的馬車隊出發前製定了怎樣的憲章,從而決定協調行動、解決衝突?為什麼人們沒有為北美野牛建立根基,導致他們幾乎完全剷除? ★走近真實歷史中的「制度企業家」! ★美國西部的拓荒者,如何敲定資源的使用規則?這些規則又如何塑造了西部歷史? ★從產權制度視角,重新理解美國邊疆史! ★弗農史密斯、德索托、馬特里德利、韋森齊聲推薦! ★阿特拉斯基金會「菲舍爾爵士國際紀念獎」得獎作品!自發性出現、自我社區的製度安排與產權規範,是很常見的現象。然而,那些依靠他們創造財富的人,都對他們視若無知,他們可能會誤以為所有這些規則都來自立法。安德森和希爾為我們展示了美國邊疆的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實例。 ——Vernon L.史密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作對美國西部歷史的繪畫,是好萊塢永遠無法超越的。安德森和希爾所講述的歷史,是發展中國家大多數企業家面臨的困境。書中的見解不僅為我們理解美國的起源提供了非凡的啟示,也更能理解當今中東、中亞事實上第三世界的關鍵。 ——赫爾南多·德索托,自由與民主研究所主席、《資本的秘密》作者美國西部群眾是一個人人為所欲為的無政府主義之地,然而社會創新的發源地——在那裡,人們努力設計出他們可以信賴的合作安排。安德森和希爾作者堅決駁斥了這樣一種普遍存在的觀點:社會秩序和財產權是由國家自上而下地強加的。正好,他們揭示了,產權通常是透過個人之間的自由談判,自下而上實現的。 ——馬特‧里德利,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士院、《理性樂觀派》這本書相當不錯,對產權理論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轉型,甚而有學術價值。 ——韋森,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