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對於歷史人生的利弊(新譯文詳註本)

對於歷史人生的利弊(新譯文詳註本)

著, [德] 尼采

上海三聯書店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19.00
定價 售價 $19.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尼采影響此生的作品之一清華歷史學者周思成精譯詳注本易領略哲學巨人的隱秘深意詳解歷史的吸血鬼,解構歷史與權威歷史看如何帶我們面對生活、思考未來◎作品看點★尼采早期代表作,影響了一代知識人如何看歷史。 《歷史對於人生的利弊》出版於1874年,是尼采計畫撰寫系列短《不合時宜的預告》第二篇,是除《悲劇的誕生》外影響唯恐的作品。其中對於歷史學的批判性思考直接影響了傅柯,致力迴避傳統史學分析而另闢新的分析途徑,福柯一度自封為「尼采派」。美國思想史家海登懷特更是言必稱尼采,後現代史學家的基本邏輯在相當程度上都源自於尼采。 ★ 1:2詳解細釋,青年史學者周思成精譯本。目前國內已有四本譯本和一本英譯本,沒有註釋或僅有少量註釋,而尼采在書中使用了大量的典故、戲仿和反諷,寫作風格對公眾並不為此,青年歷史學者周思在廣泛研究現有中譯本、法譯本、德文評論本以及尼采書中相關著作基礎上,對涉及的用典、知識背景等詳細的信息背景,有助於我們做了詳細的研究。 ★後現代史學先驅,揭示歷史的誤用與鐮刀。在19世紀這個被稱為“歷史學的世紀”,尼采對美化甚至虛構歷史的“紀念式歷史學”、將鮮活事物進行警示處理的“好古式歷史學”以及將人引向虛無的“批判式歷史學”進行了強烈批判,詳解歷史感的氾濫對人造成的不良影響,簡化歷史學應為生活主義歷史學”進行了強烈批判,詳解歷史感的氾濫對人造成的不良影響,簡化歷史學應為生活服務,後凸學。 ★ 一篇「不合時宜」的宣言,於自身中克服時代。除了對歷史學的批判,尼采承認批判的矛頭指向德國文學、黑格爾哲學、高等教育乃至整個德國文化,針砭時弊,直指時代的“歷史病” ”,即一切建構都必須從“歷史性”開始宜理解,在當時的德意志民族統一、樂觀主義與國家主義恰好陣營倒之時,提醒人們對合時的宜示事物,這一點是一種清醒的事物。 ★在媒體全球化時代,用生命的結晶看“歷史”。 ★一切歷史都是未來史,實現好古或虛無,面向未來生活。 ’」。◎內容簡介《對於歷史人生的利弊》出版於1874年,是尼采繼《悲劇的誕生》之後計劃撰寫的系列短篇《不合時宜的海報》第二篇,也是他除《悲劇的誕生》《查拉斯特圖拉如是說》和《論道德的譜系》之外的佼佼者。在19世紀這個被稱為“歷史學的世紀”,針對歷史感的氾濫,尼采在本文“不合時宜”之作中將批判的矛頭指向歷史學、語言文學、黑格爾哲學、高等教育等等文化等“時代性的、合時宜的東西”,追問歷史學於我們生活的目的,強調主體和當下的意義。本書中以文本與註釋1:2的比例對文中涉及大量歷史、哲學隱背景以及明典、暗典、比喻、反諷等做了詳細的註釋,並撰寫了長篇導讀,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譯文,重新思考歷史就此的意義。 譯介塑造原作於異文化脈絡裡的形象。 ——劉北成(清華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這部尼采名作的新譯註本意料意外地回應了時代的呼聲。什麼樣的歷史對我們最有利怎樣避免成為陳腐歷史的囚徒? ——羅新(北京歷史學系教授)尼采的思考,始自當年那位青年哲人對十九世紀德國世界「歷史熱」的嚴厲批判。 而青年史家周思在當時中國哲學的「歷史熱」前,以廣博學養和曉暢文筆,重新註解尼采這篇「後現代史學」的先聲,又何宜人」的先聲,又何宜人?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