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在阿爾巴尼亞長大

在阿爾巴尼亞長大

萊亞烏皮,,新華書店北美網,

上海三聯書店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16.00
定價 售價 $16.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我身在歷史何處》系列002全球24家媒體年度圖書,橫掃6項非虛構大獎知名政治哲學教授萊亞·烏皮省思力回憶錄《巴爾幹幾十年來最佳錄》一位少女親歷東歐劇變的成長故事在不確定的,回望歷史如何塑造世界個體生命於思想的陣痛中,尋找自由的意義內容——————————————————————————————📖簡介1979年出生的萊亞·烏皮在阿爾巴尼亞長大,擁有獨特的歷史又鮮為外人所知的東歐國家。那些年,那裡的人們懷抱著烏托邦的理想,外人幾乎無法進入,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幾乎無法離開這是一個物質匱乏、需要購買東西的地方,一個充滿秘密和不可說的地方。對萊亞來說,那裡有家,鄰居之間互相幫助,長輩期待孩子們能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那裡有她的社區和希望。 1990年12月,在柏林圍牆倒榻後的一年,一切都改變了。幾乎在一夜之間,人們可以自由投票、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再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但是,工廠關閉,工作機會消失,許多人乘車坐上曼哈頓的血管逃往義大利,最後被送回。掠奪性的金字塔騙局最終使這個國家破產,導致暴力衝突。當一代人的宏願變成另一個世代的幻覺時,家族的秘密被揭露,萊亞開始追尋自由的真正啟示。 🌊編輯推薦※權威大獎×大咖推薦×重要媒體×讀者口碑,掀起全球熱議的紀實文學力作。 6項非虛構大獎及決選|全球30種語言翻譯授權;《你當像鳥三明治你的山》作者塔拉·韋弗斯特、梁文道、《邊界的誘惑》作者柏琳推薦;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阿爾巴尼亞和巴爾幹研究專家柯靜專文推薦;橫掃《紐約客》《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等全球24家媒體年度圖書排行榜;Goodreads過萬人打出4+高分|原版豆瓣讀者評論9.6高分,悼念如潮。享譽國際的政治服裝萊亞·烏皮首部大眾面向之作,一經出版即成破圈。有人說,她簡直是被生活方式耽誤的好萊塢編劇潛力股!她新穎的劇情,令國歷史栩栩如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觀察視角。阿爾巴尼亞,那個我們可能所知甚少的國家,又與我們有驚相似的國家,從此不再遙遠。 ※以小說大師之筆,勾勒一段親東歐劇變的非凡成長往事。 言寓般的小故事,再現貧窮場景與對話,串連起童年與少女時代的困惑與領悟。讀者化身為孩童,一起在謊言與真相中打轉,沉浸式經歷種種黑色幽默,感受荒誕與悲愴。讀來宛如《喬喬的異想世界》遇上《我在伊朗》,也堪比「阿爾巴尼亞版《你當像鳥般的你的山陳》」。在簡化舖位中,她的故事,成就了我們每個人的故事。 ※緊跟在後,穿越時代的迷霧與廢墟,臨生命一場與觀念洗禮。曾經天真的女孩、當今的學者,帶我們重訪洪流中裹挾的具體側面,體悟多種觀念的幽微內涵,看歷史的翻雲覆雨手如何形生命塑造個體。生成自切身經驗的智性思考,跨越時空仍擲地有聲,給人啟蒙。一部犀利而正當時的警醒之作:在歷史遠未終結的今天,我們要如何有意義地生活?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思考未來,必須回顧過去。」回首人生,關照當下和未來,萊亞在對自由意義的叩問中,也發出沉落年代的希望之聲:「如果我無所作為,他們(先)的輩將努力構想白費,他們的一生將會毫無意義。 2022年戈登伯恩獎決選作品 2021年科斯塔年度最佳首部傳記決選作品 2021年貝利·吉福德獎決選作品 《紐約客》《華爾街日報》《衛報》《泰晤士報文學副刊》等全球24家媒體年度圖書 🎙️ 媒體名人在閱讀和重讀萊亞·烏皮的書時,我們強烈地奉送,書中的核心問題——政治、個人歷史、自由的意義——與我們當下的生活息息相關。國家如何夢想自己,個人如何在這些幻想中思考自己?史,以及歷史如何被制度化?烏皮之所以這些宏大敘事和個人敘事——家庭秘密和政治危機——並置的大師,在對這本書評審的過程中,一再回到歷史的揭露中,追問在不被質疑的地方隱藏著怎樣的黑暗。 ——2022年英國皇家文學學會翁達傑評委萊亞·烏皮的回憶錄描繪了她童年和少年時期在謊言、超現實的怪異與危險中的困惑,這些都是在阿爾巴尼亞的嚴酷統治和1990年後的混亂中她經歷的。 ——強尼‧德法爾貝,2021年《輕微狐狸》最佳首部傳獎記評審委員會 在全世界對阿爾巴尼亞不聞不問的時候,這本全新的傑作向我們展示了過去百年來,政治裡的人性真理……它揭露了一個又一個真相,關於家庭、關於國家,彷彿又出自小說大師之手,又如史泰的小說。 ——艾米·威倫茲,《永別了,弗雷德·伏都》作者這個不尋常的成長故事,可以說是阿爾巴尼亞版《你當像鳥包圍你的山》,但又遠不止這些。 ——大衛‧倫西曼,《民主如何結束》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一個我們甚不理解或關心的國家的歷史描述……就像作者所有人及其目光帝國一樣,我們也生活在災難性時代,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支撐著我們的地緣政治確定性,無論好壞——美國、英國和最近的歐盟——都處於不同階段的崩潰或衰敗。烏皮警告我們,這就是堤防崩潰時的感覺。 ——艾德‧歐拉夫林,《愛爾蘭》 萊亞‧烏皮的這部作品是出自埃萊娜‧費蘭特的《我的天才女友》以來,我催促家人、朋友和同事讀了第一本書,堅持要他們讀它。 ——露絲‧斯庫爾,《觀察家》雜誌烏皮在這本書中突破了魔法。我從頭到尾都被迷住了。 ——勞拉·哈克特,《星期日泰晤士報》除了其他充滿「懷舊情懷」的東歐回憶錄,烏皮的作品充滿了天才的洞察力、政治的幽微,最精彩,。 ——《衛報》是一個有趣的關於錯失的機會、幻滅和滅的故事……它最終邀請讀者自問,什麼是自由的意義。 ——《今日歷史》巴爾幹幾十年來希望最佳回憶錄。 ——《新興歐洲》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