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一個政治基礎史
佚名:一個政治基礎史
包剛升
上海三聯書店
庫存不足:剩餘 3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內容簡介「人類政治從何而來?」「人類政治在哪裡?」「人類政治往哪裡去?」針對政治領域的關鍵三問,本書從這一論著眼提出了回應。聚焦人類政治的基本脈絡,本書將不同政體與政治模式視為一個“政治物種”,分析早期國家誕生的社會條件,從國家結構與層次結構的城邦國家、一般國家、帝國的興起與衰落,從政體稅收與地位的維度討論君主政體、封建政體、立憲政體、民主政體的差異與轉換,以及一系列人類不同群體在有效的國家與封建政體上塑造了人類不同群體時的影響如果將人類政治比喻為一條大河,那麼理解這條大河過去的基本流利,也許會更加明確了今天我們的位置以及未來要的方向不同。 ---------------------------------------------------------------- ◎作品看點 ★復旦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包剛升新作。 在作者十餘年的時間裡,包剛升教授一直專注於對政治理論、政治史的研究,並在復旦大學講授政治學基礎課和專業課,善於以條分縷析的形式講述複雜的政治理論,以堅定的態度分析政治時事。 《政治學通識》一書以深入淺出的形式講述了政治學理論、關鍵潮流,廣受褒獎。在其分析風格的基礎上,在本書中,作者將目光轉向政治史長河,闡述決定政治流向的關鍵要素,從看過去與未來。 ★ 四個時代、四大問題,代表人類政治發展的基本脈絡及其背後的邏輯。本書以建立論視角來理解人類政治的發展與變遷,將5000餘年政治史視為一部政治容納史,從四個時代即王權時代、封建時代、立憲時代、民主時代分析不同的「政治物種」為了生存和發展展開的競爭,圍繞國家問題、政治權力問題、有效約束國家問題、民主問題等,分析人類政治發展的重大脈絡現象,開展政治發展的基本脈絡。 從動態視角看政治格局的相似與差異,從動態視角看政治格局由穩定性到變遷。聚焦國家與政體的權力與分配,引導人類政治發展的共通性與個性,具體地包括:為什麼不同群體的政治都產生了國家?為什麼國家政治權力的分配與分享方式經歷了一個從統治者到統治菁英再到平民的不斷下移的過程?洲為封建主義政體統治而人類其他地方更多是中央集權政體? ……聚焦政治格局的變遷,分析政治均衡的維繫與打破,具體包括:為什麼規模龐大的帝國會瓦解?為什麼自19世紀以來近現代民主首先在歐美、而後在全球興起? …… ★ 聚焦不同時期關鍵國家與地區,分析國家建構的成功與失敗案例。 從國家與戰爭塑造現代緣何古代的秦國成為第一個「國家」而地理格局奠定了秦國的晉國卻最終被瓜分;從政體角度分析古希臘與古羅馬從繁榮到衰落;從戰爭模式創新角度分析蒙古帝國的崛起;從立憲政體建立與工業革命角度分析英國如何逐步發展為全球社會統治的力量與政治觀念的力量與政治觀點……如何逐步發展為英國如何建立憲法的力量與政治概念的力量與政治觀點……英國如何逐步發展為美國人民共同發展的力量與政治觀點…… ★本書是基於作者多年的研究,在對政治史典型研究成果廣泛涉獵的基礎上,作者從認識的角度重新梳理政治發展史,關注人類政治發展的關鍵與時刻,如人類早期國家的崛起、從封建體制向立憲政體的、投票權的本體等,把握政治發展的重要節點,研究多變的政治發展的細節。在政治發展中理解日常中的政治概念,形成思考現實問題的鷹架。 對於國家、權力、權利、民主等這些我們經常使用的政治學概念,作者將其從國家起源帶到今天21世紀的大背景下,帶我們看此類概念的緣起、在不同時代下的具體含義,以及代表性政治學學者的研究,進而掌握政治學關鍵概念,從而分析今天我們面臨的現實問題。 ★以政治學思維認知世界,了解我們今天的位置以及未來要截然不同的方向。如果將人類政治的必然比喻為大河,那麼本書形成主要關註一條大河的主流或基本向,解讀政治流史的基本邏輯。這無疑有利於我們政治學思維,由此首先看今天的世界與我們的一個位置,以及要未來的方向。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