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理想國紀實13:誰住進了安養院:當代中國的「銀髮海嘯」與照顧問題

理想國紀實13:誰住進了安養院:當代中國的「銀髮海嘯」與照顧問題

凱米格,羅斯 K.

上海三聯書店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15.00
定價 售價 $15.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內容簡介 生育率的降低、預期消費的提高和家庭結構的改變,讓養老成為中國當前和中年人民必須解決的一大難題,一場「銀髮海嘯」呼嘯而來。這是一份針對中國養老機構的志調查報告。作者將中國傳統的養老與理念照護理論結合,從時間維度描述中國經歷的養老形勢變化,從空間維度展示不同形態的養老機構,分析此時養老機構,剖析困境隨後、進而及照護人員面臨民族的養老、死亡和照護問題。基於雲南昆明歷時13個月的實地和訪談調查,作者從火災視角呈現了老年人和照顧的日常。以對關係過往和當下經驗的記述,揭示視自身為「累贅」的住進院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感受;以養老機構所見的人際交往、演習複雜的網絡,探討影響照護的第二視角。 ------------------------------------ ◎看點★中國養老觀念與西方照顧理論的融合,關注中國養老院的調查紀實。 身為耶魯大學博士,葛玫不僅有醫學人類學專業知識背景,在美國有補看,而且精通漢語,有10年語言訓練背景。本書基於作者在雲南昆明歷時13個月對養老院75次以上的訪問,共計72場錄音採訪和250個護理對象觀察結果,是一部真正的關於中國養老院的實地調查研究報告。 ★「新」「老」養老機構與「新」、「舊」養老院共同養老塑造的當代情勢。結合老年人的個人經驗,從宏觀歷史角度展現當代中國的疫情情勢變化,即逐步從家庭養老轉變為養老機構。結合傳統孝道觀念與現實經濟條件,開展不同形式的養老機構,包括低端私人養老院、私人養老院、農村公共養老福利院、大型公立醫院老年科及私人養老莊園。 以對象觀察、開放式訪談與一對一的形式,作者平均每週三次走訪當時月費2100元左右、在屬於昆明中等水平的玉山老年公寓,逐漸獲得老人的信任,以對老人心聲的記述老人的日常——為讓老人過正常生活“主動”養老進院、“每天都一樣”的單調老人的日常——為讓老人過正常生活“主動”養老進院、“每天都一樣”的單調老人的單調死亡以及“不怕死”。 ★圍繞著“照顧”,從遠處特別是前沿展示和後期角度無償的照護以及送老人進院護理的心路歷程;從護工角度描述日常照護行為與護理院的心路歷程,探討照護的情感情感以及老人需要的“關懷”;醫生、護士及老人角度從傳統的“善終”觀念與接下來的臨終關懷現實。結合個體經驗與社會變遷,繪畫每個人終將面對的貧窮困境與養老問題。 隨著預期居民的增加、人口老化的加劇以及家庭結構的改變,本書開展了不同的養老形式、對老年人身體老化及「成為負擔」的痛苦心理感受的描述,是都將的長輩及自身老年困境和養老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會變老」「我們都需要被關心」。 ------------------------------------ ◎名家推薦這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關於中國養老機構的民族誌研究,旨在描繪了當今中國的老年生活以及照護問題。作者敘述程度一流,將中國的傳統養老觀念、當代養老理念與更廣泛的照護理論完美結合在一起,是十分出色的著作。 ——哈佛大學人類醫學學教授、《照顧》作者凱博文這部開創性的民族誌著作帶讀者走進中國養老院,聚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內容豐富,文筆優美,富有理論啟發性,是關注亞洲、醫學人類學、老化和照顧問題的必讀之作。 ——耶魯大學人類學教授馬西亞‧英霍恩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