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與權力
群眾與權力
埃利亞斯·卡內蒂,[中]
上海三聯書店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本書探討了群眾與群體的動態,以及群眾如何、為何服從統治者的權力。 20世紀的人類歷史關係充斥著集體屠殺、團體狂熱、世界戰爭等破壞性災難,引發卡內蒂思考群眾與權力之間的關係。 「指令」和「蟄刺」是卡內蒂解釋了群眾與權力的兩個核心概念,卡內蒂認為,權力的本質是「指令」對人的傷害(即「蟄刺」)。 追溯指令最原始的形式,是動物遇到死亡威脅時的逃亡,因此「每一道命令都隱含了殘忍的致命死刑」。儘管是一部理論著作,但本書的寫作風格與學院派極為不同。卡內蒂採用簡潔且隱喻性的文學語言,內容廣涉人類學、精神醫學、生物學、社會學、哲學等領域。如卡內蒂透過深入分析精神病患者瑞柏的回憶錄,揭示統治者和偏執狂的共同點:偉大、偏見、蔑視他人、倖存感(即比別人活得更強)。 =================================== 編輯推薦 (1)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泰晤士報文學評論副刊》評戰後最具影響力的一百本書——埃利亞斯·卡內蒂34年心血寫成《群眾與權力》,這部巨著在卡內蒂的著作中引起了極為重要的文學地位。 (2)形式?社會學家?計數器?政治學家?人類學家?還是特立獨行的文學家? ——與學院派的群眾理論研究不同,卡內蒂的《群眾理論》採用了簡潔而隱喻性的文學語言,廣涉人類學、精神病學、生物學、社會學、哲學等領域,又處處馬克思文學家的洞見,因此卡內蒂的群眾「理論」被稱為一種內容詩學或詩性學。 (3)洞察的本質,呼喚理想的群眾,在權力侵噬人性的時代承擔著作家的責任-卡內蒂認為,群眾持續存在暴力、愚昧等因果,根本原因源自於群眾本質權力,而權力對群眾的傷害。權力向群眾下達命令,因害怕而順從。而真正的群眾是與權力對立的,在真正的群眾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人有權力命令別人。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