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全集:木心談木心--《文學回憶錄》補遺
木心全集:木心談木心--《文學回憶錄》補遺
木心,
上海三聯書店
無庫存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內容簡介 在歷時五年的「世界文學史」課程中,木心曾應聽課生再三懇請,於1993年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課的半數時間,講述了自己的文學寫作。其全部內容,包含在陳丹青的原始筆記中。 2013年初,借鏡這五本聽課筆記,《文學回憶》由於當時的顧慮,陳丹青沒有收入九堂課的相關內容。近經商酌,為讀者考慮,仍以他的筆記為借鑒,編成《木心談木心》一書,是為《文學回憶錄》補遺。 聽課學生陳丹青說,回到八十年代,一份「課業」不是聽講世界文學史,而是眾人攛掇木心聊他自己的文章——這是要先向讀者告白的實相。 1993年,文學史講席進入第四年,話題逐漸進入所謂現代文學。其時眾人與老師混得忒熟了,不知怎樣程度,舊話重提,我們又要他談談自己的寫作、自己的文章。 3個月間,木心終於同意了,擬定前半堂課仍講現代文學,後半堂課,則由大家選一篇他的道作品,聽他夫子自言自語。 木心極鄭重言,「當沒有人理解你的時候,你自己不要出來講。」陳丹青說,什麼叫「私房話」呢,這就是私房話。全本《文學回憶錄》的真正價值,即在「私心」他言及古今妙人,倒將自己講出來,而逐句談論自家的作品(《木心談木心》),卻是在言說何謂文學、何謂文章、何謂用字與用詞。啊,愛寫字的人,哪裡找這等真貨?眼下,隱然而欠雛形的木心研究,似在萌動。 《木心談木心》面世,應是大可尋味的文本,賞鑑木心而有待申說的作者,要注意他所謂「精靈」的自況、所謂「步虛」的自供嗎——承老頭子看得起我們,提前交了底,以世故論,誠哉所言的不是問文學法庭再緊張的不是問文學上帝。 ========================== 編輯推薦★木心的九堂《私心文學課》——1993年3月7日,在紐約「世界文學史講座」上,木心說:「今天,破例子,講文學寫作——講我自己的作品。三個比喻:畫家,畫,你們看到最後的效果。有說是把畫家畫畫全過程拍下來的,我就是說這個過程寫作。 ★ 《還原文學回憶錄》全貌×首次佈面精裝- 《木心談木心》圖書附印的聽課筆記本照片,由「聽課學生」陳丹青提供。他為此書所寫的後記,附於書尾,於是讀者了解初隱去此書內容、現已決定公佈的原委。陳丹青說,「《回憶錄》九十多課抽去兩萬多字,便有九堂課的內容驟減半(其中講述,兩堂課全時木心的作品)。為了版面的齊整均衡,我還得煞費苦心,將九堂課上半呀節談論的內容(薩特節、加繆呀、新小說派呀)挪移、銜接、拼合,既經壓縮,課目的數序也補漏改而減少。 ============================ 名家推薦 ★ 陳丹青(木心美術館長)——多年來龐大的中國文學群體之外,我看到,這個人自始至終單獨守護著、同時從不受制於五四開啟的價值、精神與世界觀,憑藉一己之身、一己之言★ 陳向宏(木心故裡烏鎮的總規劃師)-木心先生是唯一的。 ★ 木心在上海時期的忘年好友)-現在人們看到的木心,都只是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 陳村(作家)-毫不誇張地說,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見到的依然活著的中文作家中最優美、深刻、廣博。 ★ 鐵何立偉(作家)-意外之人,意外之文。 ★ 駱以軍(作家)-木心先生是一位全方位的藝術家,他的小說很早就觸及現代西方小說常探討的話題,包括遺憾、遺憾、懺悔及追憶,也討論人如何站在現代荒原中,仍能保持文明人的地位。 ★孫鬱(學者)-讀幾卷木心作品集,像一番奇遇,自嘆天底下還有這樣的文字在,似乎是國遺民風的流動,帶著大悲欣直入人心。 ★陳子善(學者)-雖然早遲來遲了,畢竟還是來了,現在已經到了木心先生的散文「牆外開花牆內紅」的時候了。 ★ 巫鴻(學者)-在華人藝術家中,木心有兩點與眾不同:其一,他在中西文學和哲學方面都有極高的當代創作造詣,也能熟練運用這些知識融會於寫作和繪畫創作。在這一點上,他可以和最近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高行健比美。高行健也是一位相當執著的畫家,但我認為在繪畫風格的細膩和作品題材的豐富兩個方面,木心要勝過一籌。 ★童明(學者)-木心風格不是“一脈相承”,而是“多脈相承”。他的精神氣脈既源自春秋、魏晉、漢唐的華夏文化,又源自古希臘的悲劇精神,而思維特徵和藝術格調又是西方現代派的,且與近三十年來最深思熟慮的西方人文思想息息相關。 ★隴菲(學者)-木博士聲聲,我心搖曳。 ★春陽(學者)-木心,長途跋涉的真返璞。 ★ 李靜(學者)-木心回歸久經失落的古典詞彙,藉以拓展思維、感受和想像的邊界,由此,他創造了一種真正成熟、華美、豐富的認知和尊重的現代漢語。 ★梁文道(「看理想」主講人)-木心彷彿從一個從來沒有斷裂的傳統中的,他能夠用文字把你整個兒抓進去。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