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
命運*
蔡崇達
浙江文藝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命運》是蔡崇達繼《皮囊》之後,時隔八年潛心創作的長篇小說。
《皮囊》裡的那句話「皮囊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侍候的。」正是出自《命運》的主人公,阿太之口。 《命運》九十九歲的一生的故事主線,串聯起福建閩南小鎮她幾代人的人生故事、命運選擇與時代浮沉。
全書以阿太的五段回憶,切入時間長河中,人們不得不直面一個本質命題:
層層浪:你們以為沒有過去,只有未來──
當不知支架的活法被打碎,致使寺廟的傳統秩序被割裂,陷入巨大無常之中的一個人,要如何活下去?內心的安寧要放在哪裡?
海上土:靈感是浮游在海上的土——
羈絆和意義是人心靈的壓艙石,當人生的浪頭打過來時不至於被掀翻。阿太生命中那些失去了壓艙石的人,被命運一個順水推舟地帶走了。而此時的她,尚只有十六歲。
田裡花:想結果的花,都早早低頭——
背負著「無子無孫無兒送終」的命運預示著,她成了親,有了婆家與丈夫,抱著了孩子。但見過命運的人都會明白,命運的激流從未停止,人在其中並不公平,哪一次告別,就是訣別。
梵中佛:爛腐之地,神明之所——
時代的巨浪,如何守住內心的清明與信仰?這世上容易的活法,就是為別人而活。而如果那人剛好也是為你而活,那麼日子再苦,也過得像地瓜一樣甜了。
天頂孔:或入土為安,或向天開槍——
阿太的故事走到了落幕時分,死亡成了她親密的舊友。她終究是生在自己的命運之下,成為自己命運的母親。她走過的這個人間,她永遠不會再回來。
媒體評論:
這是一本關於底部的書。
在個人的里、在我們的共同生活中,那些在底層暗自運行、從根本上支撐著我們的信念;那些讓我們在有限的選擇和浩大的無常中堅定著、生命向前走去的力量;那些讓我們相信生命和自有意義的、內在的神靈。
樹意識不到它的根,堅定和支持快地迎向天空,但樹的生長、持續其實來自於它的根。夯實中的力量引領我們向上。
所以,《命運》終究是關於「根」的、耐心的、千迴百轉的故事,是一次遠行──向著我們的根、向著我們精神的故鄉和遠方。
——李敬澤
崇達在英國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他所描繪的不斷變化的中國肖像引人入勝。他的作品閃耀著優秀小說家的聰明才智。
——美國《出版人週刊》
感人至深……蔡崇達對至親之人意的深深敬意與愛,在他筆下那些動人而淒美的形像中縹緲縹緲生輝。
——美國《書目雜誌》
蔡崇達的作品是根據當地民間傳統寫成的,一部不折不扣的現代小說。它不僅在類型上相當罕見,在翻譯著作中,尤其具有獨特的視角。它幫助讀者發現大多數人看不到的生活,這種共感的建立能夠跨越國界、跨越文化、跨越語言。
——狄倫‧金(《皮囊》英文版譯者)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