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原文紀實:虛無時代-上帝死後我們如何生活

原文紀實:虛無時代-上帝死後我們如何生活

沃森,彼得

上海譯文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21.00
定價 售價 $21.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 尼采「上帝之死」的宣言,如何催生出後的碎片化社會? ★ 世界「祛魅」之後,人類是歷史終結,抑或走向新生? ★一本打破專業障礙的智識全書,一場拒絕簡化的盛宴 ★ 從古典崩潰到21世紀,一百三十年間人類思想冒險家的探索之旅 ★ 是靈性倒退,抑或重陷壕,站在歷史的巔峰上,何去現代何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鄧曉芒 / 劉擎 / 羅新 /週濂 推薦 * * * * * * * * * * * * *這是一個關於人類在孤立無援的世界中探索與創造、失敗和成功的迷人故事。 1882年,尼采宣布 “已死”,以此為標誌,西方世界進入無神論時代,宗教信仰塌陷引發了震盪催生了從思想界到藝術文化各個領域的百花齊放。 作為當代最重要的思想史學家之一,彼得·沃森以尼采在世紀之交引發的思想震盪為起爆點,凸顯了這種震盪如何入侵精神生活領域的方方面面,派陀思妥耶夫斯基、榮格、胡塞爾、易卜生到畢卡索、鮑勃·迪倫,從心理學、現象學、神智學的傑出代表到印象派、普普藝術、爵士樂,從奧斯威辛、廣島、大清洗到伍德斯托克、「9•11」的點點滴滴連接起來,以優雅、精準的筆觸挖掘出彼此無關的現象背後有章可循的脈絡,由此出一張從古典崩潰時代到光怪離的後現代的思想怪離地圖。 儘管神論導向的絕非完滿的生活,但人類的靈魂卻始終沉淪於黑暗之地。一個多世紀以來,這些最優秀的心靈對生存意義的追求和富有啟示的回答,無匯成一個宏大的人生主題。無論對於想知道生命意義,拒絕或想要理解我們生存於其中這個時代的人,發現「虛無時代」都將是令人驚訝的心靈體驗。 -------------------------------------------------------------------------- 名家推薦至少到基督教世界也有這種非基督教的信仰探索。講的是虛無時代中的理想追尋,其實頗有點存在主義的味道,不太像後來現代主義的虛無主義。我遇過一位東正教的牧師,他公開宣稱只有唯物主義作者該書的讀者應該是那些既拒絕現狀、又不信上帝,卻仍然追求永恆的理想主義者,很適合中國目前有志於開拓精神世界的思想家閱讀。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鄧曉芒 當諸神隱退,虛無主義這個最陰森可恐的客人終於按響門鈴,人們會從狂歡中驚醒,過度驚嚇而四肢癱軟,而真正的因為勇士全身挺身而出,遍貧貧乏的大地,探尋精神生活領域的每一個十字架,尋找生存的勇氣和生活意義的。彼得·沃森就是這樣的勇士,即使不接受他的建議,你也會著迷於由他引領的「虛無時代」的理念冒險。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週濂 ----------------------------------------------------------------------------------------- 外國媒體推薦彼得沃森對無神論者在創造我們的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後知後覺、預見性和洞察力,使《虛無時代》成為一部必讀之作。讀者了解我們生活中豐富的世界有創傷的經驗。 ——查爾斯·德-格魯特(德-格魯特基金會聯合主席) 彼得•沃森的這本書實現了非凡的飛躍,評估了20世紀每一個我們重要的世俗哲學傳統。一路走來,作為終極,他也為提供了上一個世紀的詩人、畫家、糖尿病家的繪畫方法和注意力。也許現在沒有人有這樣的冒險背景。無論是作為上個世紀思想家的指南,或是作為參考其藝術家的視角,《虛無時代》都是定位我們當今參考的地圖。 」——威廉-基斯特勒(詩人、散文家)沃森對一個困難的主題進行了包羅萬象的處理,在一個日益不確定的世界裡,他的工作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最終證明是令人放心的。——《書單》這本書的妙處在於沃森將秩序強加於思想的騷動中……即使是普通的讀者也能發現很多令人欣喜和啟迪的東西,他順利地把採尼、威廉·詹姆斯到鮑勃·迪倫、爵士樂的點點滴滴連接起來。本書勢不可擋,範圍極廣……彼得·沃森寫的一本從各個方面看都堪稱鴻篇巨制的書,一本值得擁有一本仔細閱讀的書。 對於任何想知道生命意義的人——這幾乎涵蓋了12歲以後的所有者——來說,發現“虛無時代”都將是一次令人著迷的、拓展心靈的體驗。 《虛無時代》是對上世紀性思想形成的一個情感的引人入勝的合集,它展示了尼采的診斷是如何在文化生活的許多領域,包括政治光譜的一些令人驚訝的部分中引起反應的。 ——《泰晤士報》文學副刊(年度圖書)一個令人振奮的旅程,穿越了不同人的大腦……人類試圖塑造一個無神但和諧和可持續的世界。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