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原文紀實:貨幣戰爭

原文紀實:貨幣戰爭

詹姆斯·里卡茲,

上海譯文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17.00
定價 售價 $17.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1971年8月15日,一個安靜的星期日晚上,理查德·尼克森總統發表廣播演說,宣布他的新經濟政策。政府將實施全國性的價格管制,對國外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附加稅,並禁止以美元兌換黃金。由於一場發動的貨幣戰爭摧毀了人們對美元的信任,美國正處於危機之中。一次又一次,紙幣貶值,資產凍結,黃金被沒收,資本被控制。對此,美國也無法獨善其身。事實上,從1770年代到1970年代,經歷了革命、內戰、大蕭條和卡特時期的共產主義,美國一直是美元貶值的領導者。今天,我們正介入一場新的貨幣戰爭,第二次美元信任危機即將來臨。這次的後果恐怕尼克森的嚴重指甲。全球化、金融衍生性商品和槓桿化產品在四十年的成長,使得金融危機蔓延幾乎不可能被資本主義。 本•伯南克領導下的美國財政部,宣布金融史上最大規模的賭博。從2007年起,聯準會透過短期利率削減和自由借貸來抵禦經濟崩潰。最終,利率歸零,聯準會的貨幣用完了。此後,在2008年,聯準會發現了新的財富規模。雖然聯準會表示,該計畫是透過降低長期利率來緩解金融狀況,但究其本質,它只是刺激經濟成長的一個印鈔方案。一個非常現實的危險是:聯準會的印鈔會突然變身為通貨膨脹。更糟的是,這一切都不是在真空中發生的。印製美元的影響是全球性的;透過實施量化寬鬆政策,聯準會實際上向全世界宣布了貨幣戰爭。雖然聯準會印製了兆美元的規模可能史無前例,但貨幣戰爭並非前所未聞。貨幣戰爭曾經發生過──單單20世紀兩次──而且總是結局很糟糕。在最好的情況下,貨幣戰爭造成一些國家從貿易夥伴那裡竊取了經濟成長。在最壞的情況下,對資源的爭奪導致了侵略和戰爭,它蛻變成腐敗、貨幣、復仇和暴力。 一個國家,是不能靠貨幣貶值走上繁榮之路的。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