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沖繩「集體自殺」死刑
記錄沖繩「集體自殺」死刑
(日)岩波書店編
上海譯文出版社
無庫存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書的出版背景如下:1970年,日本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日本健三郎發表了論著《沖繩札記》,由岩波書店發行。沖繩(原琉球王國)被日本吞併後,始終被「本土」制裁和利用的地位。 戰爭末期,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為了在本土充分備戰,命令沖繩駐軍盡全力進行處理的進攻,同時為了節省駐軍的糧食,又促使沖繩居民集體自殺。戰後,日本政府不顧沖繩人民的反對,強行將正規基地安置在沖繩。日本右翼分子也透過控制的輿論工具,抹殺沖繩人民的痛苦記憶,讓本土青年一代了解沖繩問題的真相。大江健三郎透過實地勘察,促進日本本土的繁榮建立起來在犧牲沖繩的基礎之上的,而本土人並沒有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甚至掩蓋了這一點。由此,大江對日本民族的特性進行了批判,提出了「日本人是什麼,能變成不是那樣的日本人的日本人」的懷疑。札記出版後社會反應強烈,至今再版不斷,也引起了日本右翼的仇恨。 2005年8月,右翼勢力指示一名當年下令沖繩居民集體自殺的日本駐軍軍官和另一名已故軍官的遺屬對日本提起訴訟,指控《沖繩札記》(及另一部同類著作)和岩波書店承擔其聲譽,要求禁止出版二書,並賠償精神損失。經過7年漫長的審判過程,2011年4月,最後審判定大江健三郎和岩波書店勝訴。 本書是關於這次審判的資料集,有大江等左翼人士的論文,有辯護律師收集的審判記錄、舉證資料等。各篇論文揭露了沖繩戰役中集體自殺的真相,指出戰爭日後,日本右翼思潮從未消失,近年來甚囂已塵上,思潮轉化為具體行動,右翼勢力時隔多年提起訴訟的險惡用心,就是企圖將慘慘的自殺美化為“美好的殉國”,以此為當代民眾軍走上戰場,為企圖將慘慘的自殺美化為“美好的當代世界”,以此為聖戰。本書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有助於我國讀者了解日本社會轉向右傾的來龍去脈,提升為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覺醒。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