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慕尼黑的清真寺

慕尼黑的清真寺

伊恩·約翰遜

上海譯文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13.00
定價 售價 $13.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敘利亞、中情局、穆斯林兄弟會、普立茲獎得主、《華爾街日報》前德國分社社長,追蹤歐洲伊斯蘭激進運動70年!莫斯科清真寺與恐怖活動有著令人不安的關聯。 1980年代,馬哈莫德·阿布赫利馬清真寺是的常客。不久後,他就遠赴美國,1993年,因試圖協助炸毀世界貿易中心,被判入獄。 1999年,德國警方竊聽了達卡贊利的家並跟踪了他在清真寺的接觸物體,其中有一位非常特別的男性,穆罕默德·阿塔。兩年後,阿塔駕駛第一架飛機衝進了世貿中心。在其後的幾年裡,又發生了馬德里和倫敦的恐怖事件,而可疑物體都是在歐洲出生的一代或第三代穆斯林年輕人,這讓調查人員萬分震驚。對中東穆斯林的爭奪,為西方帶來了第二次致命的攻擊。 伊斯蘭激進主義,是一種高度政治化的暴力的思想體系,為瘋狂提供了溫床。在2001年紐約和華盛頓的恐怖攻擊中,西方直接接觸到了這種暴力。而它的歷史更為久遠,困擾著世界各地好幾十年。 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國曾試圖爭取穆斯林在阿富汗對抗,著名的蓋達組織就是在那時誕生的。但莫斯科清真寺還要往前推三十年,那是冷戰之初。在這裡,德國,穆斯林捲入了一場心理戰,一場概念之戰。整個西歐,穆斯林人數在1500萬到2000萬之間,是美國的四倍。這種人口結構的改變並沒有逃過伊斯蘭世界的眼睛。在這個歷史性演變的關頭,穆斯林兄弟會已經把自己的根系深深地紮進了西方社會。 沒有人能說得清西方對穆斯林兄弟會既迷戀又開創的思維。 頂尖的伊斯蘭激進主義組織就是穆斯林兄弟會,因為穆斯林兄弟會,把清真寺變成了一個實現黨派目標的基層政治組織。而穆斯林兄弟會在西方的幾乎所有活動,都起源於可運作的伊斯蘭清真寺的那群人。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