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國學典藏:牡丹亭

國學典藏:牡丹亭

湯顯祖著,,新華書店北美網,

上海古籍出版社

無庫存

定價 $7.00
定價 售價 $7.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湯顯祖(1550—1616),江西臨川人。十四歲進學,二十一歲中舉。少年時受學於泰州學派創立者王艮的三傳弟子羅汝芳。泰州學派與當時佔統治地位的程朱理學異趣。 (1575),湯顯祖刊印了第一本詩集《紅泉逸草》。隔年,他在南京國子監遊學,刊印了第二部詩集《雍藻》(佚)。作於歷萬五年至八年(1577—1580)的詩一百四十三首(題)和賦三、贊若干首編為(問棘郵草),曾接觸詩人、曲家徐渭的熱情讚揚。從隆慶五年(1571)起,湯顯祖接連四次往北京參加三年的進士試。後兩次考試時,他已頗有文名,受人矚目,卻因謝絕敵張居正的延攬而落選。萬曆五年(1577)考試失利,他試作傳奇《紫笛》三十四出,全劇未完。 萬曆十一年,張居正去世的隔年,湯顯祖才考中進士。隔年秋,任南京太常寺博士。二年後改任詹事府主簿。後升南京禮部祠祭司主事。湯顯祖一到南京,就捲入新舊兩派朝臣的鬥爭,由此他未完成的舊作《紫笛記》也被懷疑為諷刺朝政,遭到查禁。萬曆十五,他把未完成的《紫笛記》改寫成《紫釵記》。 萬曆十九年(1591),他登上了《論輔臣科臣疏》,對朝政做了猛烈的侵犯,被貶為廣東徐聞縣典史。萬曆二十年(1593),湯顯祖被徵為浙江遂昌知縣。萬曆二十六年棄官回到臨川。 《牡丹亭還魂記》在此完成。萬曆二十八年完成《南柯記》,隔年創作《邯鄲記》。最近出世思想對他影響日深。 《邯鄲記》反映了封建大官僚從起家發跡死亡的歷史,作者所否定的人生一般。萬曆四十四年,當湯顯祖五十七歲時,他的《玉茗堂文集》在南京刊行。他在萬曆四十四年(1616)去世。五年後,《玉茗堂集》問世,編製草率,昏倒。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