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的邏輯
意義的邏輯
吉爾斯·德勒茲
上海文藝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德勒茲關鍵著作中文首譯 🦉34篇悖論+5篇論文 🦉從《愛麗絲漫遊仙境》講起,透視並發展斯多亞學派首創的悖論哲學 —————— 《意義的邏輯》由34篇悖論系列構成,附有5篇論文,是德勒茲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德勒茲古代悖論與現代悖論確定意義與無意義之作,探索意義與無意義衝突的場所,探討事件哲學平面與生成哲學、內在性與無器官身體、時間的神話構想、遊戲等論題,其中涉及劉易斯·卡羅爾、安托南·阿爾托、馬拉美、左拉、菲茨杰拉德、米歇爾·圖尼埃等作家,斯多亞學派、塞涅卡、尼采、克羅索夫斯基等思想家,弗洛伊德、梅蘭夫斯基等作家,克萊斯多亞學派、塞涅卡、尼采、克羅索夫斯基等思想家,弗洛伊德、梅蘭夫斯基等作家,克萊斯多亞學派、塞涅卡、尼采、克羅索夫斯基等思想家,弗洛伊德、梅蘭夫斯基等作家,克萊斯多亞學派、塞涅卡、尼采、克羅索夫斯基等思想家,弗洛伊德、梅蘭夫斯基等作家, 深度、高度和表面卡達生命構成的複雜關係,而德勒茲塌陷深度,駁斥高度,他的地形劉易斯·卡羅爾從文學維度表面,中東斯多亞學派從哲學維度表面,意在塑造保爾·瓦雷裡的名言:「最深邃的是膚色」。 —————— ★德勒茲重要著作中文首譯:進入二十一個世紀以來,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範圍內,德勒茲哲學的影響力都在與日俱增。書籍與《差異與重複》《電影1: 運動-影像》《序子》及與加塔利合著的《千高原》《反狄浦斯》同為德勒茲哲學的核心著作,但由於本書以《悖論》為扭曲,翻譯增量,始終沒有中譯本問世。本次,《知識考古學》(2021年版)、《混沌互滲》、《德勒茲哲學詞彙》的譯者董樹寶老師終於完成了這項翻譯挑戰。 ★ 34篇悖論+5篇論文:在書中,德勒茲以34篇短文討論了與西方哲學的整個發展如影相隨的「悖論」問題,這部分文字既獨立成篇,又緊密關聯,不僅是德勒茲在哲學上的突破,也是他在哲學文本寫作上的一次重要實驗。附錄中的5篇文字分別集中討論了柏拉圖、盧克萊修、克羅索夫斯基、圖尼埃、左拉作品中的哲學狀況,而仍然不脫離全書的「悖論」主題。出自《愛麗絲漫遊仙境》到斯多亞學派: 何為德勒茲所說的「悖論」?簡單來說,就如我們常說的“不言自明”,既然這麼說,為何會明白呢?古希臘的斯多亞(舊譯“斯多葛”)學派將形成一套簡單的悖論發展形成一套四兩撥千斤的悖論哲學,劉易斯·卡羅爾在他風靡全球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中就實踐了系統悖論哲學,對小女孩愛麗絲來說,“變大”就等於“變小”,“吃”等於“吃”就變綠”就變紅”就變紅———————— 《意義的邏輯》尤其應該被視為最大膽、最慢的形上學論著來讀。 ——米歇爾‧傅柯,《啟動》(1970年) 我重讀了他1969年就已經在他最偉大的著作之一《意義的邏輯》中談及對「事件」的觀點(…)當然,對我來說,從一開始,他的所有著作(但首先是《尼采與哲學》《鼓動與重複》也是《鼓動》的所有內容(但首先是《尼采與哲學》《鼓動》也是《鼓動》的意義。 ——雅克·德里達,《我將不得不逃離》(1995年悼念德勒茲文章)在《差異與重複》和《意義的邏輯》中,他對這種後世哲學的、反系統的、超唯名論的或極力「非總體化」的思維綱領性陳述。 ——克里斯多福‧諾里斯(Christopher Norris),《牛津哲學指南》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