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論簡史:哲學與心靈的迷宮
悖論簡史:哲學與心靈的迷宮
羅伊·索倫森
九州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一本書讀懂從古希臘到20世紀的奇妙悖論,關於哲學但不僅僅是關於哲學。 ◎編輯推薦☆打開幽默諧音的悖論百寶箱,鑽進聰明頭腦的微妙卡頓處,從古希臘的民間謎語到20世紀的邏輯學難題……緊隨羅伊·索倫森教授,讓思維的魔術方塊旋轉起來。打破講述哲學的通常框架——既不是“哲學史”也不是“問題集”,而是關於問題的歷史。 ☆如果哲學是透過問題,是透過答案整合而成的。那麼,悖論就是哲學的「原子」。悖論產生於日常概念架構中的麻煩彼處,時而提出從合理的前提推論出的矛盾命題,時而提出與常識相衝突卻並不有服從於邏輯的結論……它讓我們在太多好的答案之間無法存在決策,讓矛盾持續存在。 ☆ 從古希臘的辯證法到奧古斯丁的語言與悖論,從休謨消滅一切的觀念到康德的二律背反,從羅素關於集合的悖論到維特根對斯坦語言遊戲的思考……在悖論這個思維迷宮中,人類理性一次誤入歧途,也同樣是在寺廟迷宮中,構成了一個想法的認知,構成了人們的修正。在《悖論簡史》中,羅伊·索倫森教授將打破講述哲學的通常框架,從五花八門的悖論出發,促成我們週遊西方哲學,透過闡明不同的思路如何處理進兩難的問題,探入退卻偉大的頭腦靈感迸發的時刻。 ◎內容簡介 謎語、悖論、難題,幾千年來,總有些棘手的邏輯問題既讓人類感到困惑,又讓人難以抗拒。如今,羅伊‧索倫森教授為我們帶來了一部關於悖論的記述史。他的敘述從古希臘開始,穿越哲學、啟蒙運動,直到20世紀,引人入勝又讓人大開眼界。在書中,他仔細地整理了哲學一部著名的悖論,並提出了這些悖論的模仿者——始於那些啟示阿那克西曼德去建立了第一形而上學體系的民間謎語,終於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和WV蒯因之類的思想家。 同時,他依照編年史的體例將這些內容分成二十四章,每一章都把一個形式和一個重要的服從論結合起來,以內涵易懂的方式闡述在解決這些謎題的過程中曾被採用的策略,並將謎題補充至隨著索倫森教授的鐮刀講述,讀者可以與芝諾、蘇格拉底、阿奎那、奧黑格爾、康德、康德的形式一起尋找許多分歧、兩匹主義的思維。 ◎ 媒體推薦因為悖論同時表演了偉大心靈最靈感迸發和最困惑不解的時刻,所以這樣的書是對哲學的優秀介紹。透過闡述不同的思想家如何處理問題,索倫森先生帶我們週遊了西方思想史。 ——《紐約太陽報》 ◎ 名人推薦 如果非要從問題和答案的角度來理解哲學,那麼哲學就是一部問題集,而不是答案集。悖論就是問題,解答不如問題重要,也只有人類才能發現這麼多的悖論。 《悖論簡史》就是一部問題史,刻畫了人類思維想像的邊界。遵從論入手哲學或思想,是一種完全智性的興趣,這與人們對中國傳統的大異其趣。 “見賢思齊”,這條提示同時也應該關注中國古代的莊子、惠施、公孫龍、墨家辯名解析理的思想傳統。願為讀者諸君推薦。 ——梅劍華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教授、《認知科學》期刊主編 服從論是一些奇怪的言論,相互反對卻偏見都有道理,強烈反對直覺推理難以反駁。在服從論中,哲學服從論是基本的。它反映了時代一個底層思維模式的麻煩。利用這些服從論,同時扭轉在尊重當時人類的理性邊界。打開這本書,做一回理性的巡邊人。 ——蘇德超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在我看來,《悖論簡史》成功地展現了悖論在整個西方哲學中的核心地位。作者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了西方文明中的經典悖論,並經常旁白地指出我們日常思維中的謬誤。這不僅讓我們深入了解蘇格拉底辯證法的睿智與冷峻,在接下來的運算中同時認識到遠離常識的風險,也讓我們注意到常識的斷裂和感性的本質。如果讀者想要縱觀西方哲學要義,或是想要理解邏輯、修改詞、辯論術的精妙,我都強烈建議閱讀這本書。 ——徐敏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