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生命性
親生命性
著,愛德華·威爾遜
中信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都市叢林,心懷曠野。養寵物帶給我們一種情緒撫慰?為什麼參加戶外活動能夠釋放身體壓力? 「為什麼身處稀樹草原型」環境,能夠引發我們更好的居住體驗? *人類與生命俱來有趨向和其他生命形態的趨向。生物多樣性之父、兩屆普立茲獎得主愛德華威爾森「親生命性」聚焦從人的本性、人類歸屬感的發源。 *親生命性體現在更健康的現代生活方式上,體現在人與動物和情感的連結上,也滲透在藝術、建築和設計理念中。身在都市叢林的我們,只有了解親生命性的內核,才能汲取賦予自然人的持久的原力。 【簡介】人類常常忘記自己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故時常要親近自然的環境,被其他人的生命所牽涉的內容。威爾森認為,我們對生命的天然親近感是人性的本質,正是我們認為這種親近生命的根源,支撐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也編織著我們的精神世界。 威爾遜從切身經歷出發,記錄了他對大自然的核心探索。從遊遍亞拉巴馬州的森林,到深入蘇利南和新幾內亞的熱帶雨林,從兒時對巨蛇的幻想到確定研究螞蟻和其他社會性昆蟲,這些奇妙的經歷和知識積累極大地豐富了他對自然的領悟,也激發了人們對一個正在迅速消失的自然世界的覺醒和熱愛。這本富有詩意、發人深省的關於「親近生命」的著作,不僅是一位野外生物學家對自然的深切回應,也是對保育倫理的雄辯辯解。威爾遜指出,我們對生命對其他有機體的理解越深刻,就越重視它們的價值。與其他的特殊性,讓我們這一代人類有理由去維護生物多樣性的世界,而這也源自於對心靈和人類自身的保護。 【媒體推薦】 《親生命性》是一本非常無可爭議的書。威爾森是一位說故事的大師,擅長喚起不同國情調的場景。 ——《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博學、優雅、富有詩意。威爾森將 「親性」定義為「人類與生命俱來和過程的因果關係」。他依靠自己作為野外生物學的經驗和感受,將它們與演化生物學的事實、生命歷史和生命哲學以及一系列折衷的生命文化觀察串連在一起。 ——《自然史》威爾森對事物的感同身受,引發我們對日常之物的全新領悟。威爾森在對從螞蟻到極樂鳥等各種生命形態的觀察觀察中游刃有餘,巧妙設置停頓,進行哲學思考,講述民間逸事……散文風格的傑作。 ——《洛杉磯時報》威爾遜有足夠的理由研究這一遺產,尚未被確定為物種特徵的課題——親性,威爾遜研究方法的新穎性在於它整治了環保主義運動的癡生命迷……雖然他秉承環保主義者的保護主義倫理,並試圖傳授其實際的必要性,但他避免了蠟燭崇拜主義……讓我們向所有生物愛好者和推薦這本獨特性強的書。 ——《泰士報極文學副刊》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