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的終結(1985-1991)*
冷戰的終結(1985-1991)*
(中) 羅伯特‧瑟維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2015年英國《泰晤士報》年度圖書
。
1991年12月26日,錘子鐮刀旗最後一次在克里姆林宮上方降下。然而,就在六年前,米哈伊爾·戈巴契夫當上蘇聯共產黨總書記,並提出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為外交部長,冷戰似乎會在世界政治中永遠存在。在冷戰結束之前,西方和蘇聯的政治家們都沒有預見到,兩個超級大國經過中世紀在安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各領域的鬥爭,會在他們的有生之年結束對峙。同樣不可預測的是,蘇聯政治領導階層會實施巨大的內部變革,以及核戰末日的威脅會和平消失。
。
藉由開創性的檔案研究,羅伯特·瑟維斯對冷戰最後幾年人心扣強的調查明確了羅納德·雷根、戈巴契夫、喬治·舒爾茨和謝瓦爾德納澤之間的非凡關係,他們在那個全世界發生重大變化的時代,找到了合作的方法。 《冷戰的終結》展示了圈子運籌帷幄的政客是如何堅定地在他們的會議結束冷戰時,不可逆地改變全球政治圖景。
。
冷戰的結局已廣為人知,並且被像點彩派畫家那樣地講述出來……一部令人欽佩地調查記錄,它為讀者提供了一份亞特蘭大和克里姆林宮之間陳年秘密的概要。 ——《華爾街日報》
。
《冷戰的終結》是一部對蘇聯帝國最後歲月的厚重的新研究……英國歷史學家羅伯特·瑟維斯細查了最新公開的政治局會議記錄、近期才可見的被出版的日記,以及詳細的對話記錄。 ——《波士頓環球報》
。
《冷戰的終結:1985—1991》詳細、權威且具有啟發性地記錄了那場長達四十多年、定義了世界政治的競爭的結束過程。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
《冷戰的終結:1985—1991》提醒我們,鷹黨雷根對蘇巴爾的記憶是有限制的,而且底層是不準確的…瑟維斯給讀者們提供了一個關於解體體前幾年的會議和討論的全面記錄。 ——《華盛頓郵報》
。
瑟維斯運用了關於冷戰結束的大量文獻,補充了新的近可得的檔案資料,把它們融合成了一部關於“華盛頓和莫斯科如何將不可能的和平變為現實”的厚重歷史……為了講述這麼多的內容,瑟維斯的寫作非常簡潔,甚至是這樣一部大部頭:因此,用說書裡的各種文字,不如說是每一件都飽含深意。 ——《外交事務》
。
年度最佳非虛構圖書……一次對注塑世界的大事件的嚴肅而迷人的探索,完美的選擇。 ——賈斯汀·韋伯(賈斯汀·韋伯),英國《泰晤士報》
。
權威、學術造詣高…《冷戰的終結》正確回答了所有重大問題。這個世界很幸運,那些領導人以和平的方式結束了半個世紀的噩夢,讀者們很感激羅伯特·瑟維斯清晰地解釋了這件事是如何發生的以及為何發生。 ——《克萊蒙特書評》
。
羅伯特‧瑟維斯的著作是一項偉大的調查性成就……在細節上,這本書不可能被超越……——《圖書論壇》
。
一次引人入勝的閱讀。 ——英國《電訊報》
。
一部史料豐富、組織嚴密的著作。 ——瑪麗‧傑耶夫斯基(Mary Dejevsky),《獨立報》
。
一部關於人物和思想的大師級編年史…1991年12月蘇聯和冷戰統一終結。寫過列寧、史達林和托洛斯基的著名傳記作者寫了一部關於這一令人矚目的終點如何以及為何發生的成就。 ——弗拉基米爾·蒂斯默內亞努(Vladimir Tismaneanu),《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
。
引人入勝,史料的運用令人敬佩,本書注定將成為冷戰歷史著作中的經典。 ——《國際事務》
。
本書既保留了重要的學術價值,也給人極佳的閱讀體驗。篇幅很長但不會讓人感到疲倦,是一本內容緊湊、沒有廢話的好書。 ——《BBC史雜誌》
。
瑟維斯做好了關於列寧、史達林和托洛斯基的內容翔實的傳記而為人相似,因此,在復雜的歷史中,他把對結束冷戰起關鍵作用的「四黨」寫得如此立體鮮活,因而不足為奇。 ——《星期日電訊報》
。
一部記錄現代史轉點的權威著作,學術上的嚴謹性做出了完美的挑選。 ——謝拉德·考珀-科爾斯(Sherard Cowper-Coles),《旁觀者》
。
細節翔實、清晰……他的優勢面臨著挑戰了西方的冷戰必勝信念所的陳詞濫調和神話迷思……瑟維斯提出了具有權威性、更進一步的觀點。 ——維克多·塞巴斯蒂安(Victor Sebestyen),《星期日泰晤士報》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