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毀滅與建築:20世紀的歐洲(精)

毀滅與建築:20世紀的歐洲(精)

[美]羅蘭‧斯特龍伯格

現代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37.00
定價 售價 $37.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毀滅與文明:20世紀的歐洲》是一部關於20世紀歐洲的簡明史。本書在充分分析了兩次世界大戰、歐洲的經濟轉型、經濟大蕭條、戰後歐洲發展、歐盟的持續變化等重大事件的同時,也從科學、藝術、文學成就的角度觀察了20世紀的歐洲發展歷史以及公共事件背景下的文化危機和史無前例的科技進步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強調了那些影響人們生活的歷史行為和社會化的過程不僅是揭示歷史的社會和社會影響的社會事件。正如作者羅蘭N.斯特龍伯格稱,“20世紀的歷史從數量上講比以往所有歷史加起來都要多”,書寫20作者在書寫本書時仍然造成了歷史事件的發生、發展及其影響,但特別注意到了歷史事件背後與政府、普通人的作用力和推動力,以及這些歷史事件對人們生活和社會帶來的深刻而無法緊迫的影響,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原因、差異以及政府的緊急和普通人的不同反應,戰後歐洲經濟轉型、歐盟持續全球化以及歐洲面對的文化和社會中出現的國際問題更加值得關注和思考。同時,作者在20世紀末那個最動盪和最具創造力的時空下論述了西方面臨文明的新挑戰和新問題,而現在21世紀已經過去了20年回顧歷史的事件和問題,給人們更多的思考和認識。 ★編輯推薦 ◆《毀滅與栽培:20世紀的歐洲》是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學科部資深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知識史學家羅蘭‧史特龍伯格的經典力作,也是繼首部中譯本《西方現代思想史》出版並公開17年後的又一部歐洲史佳作。 ◆這是一部20世紀歐洲的經典敘述,寫下了一個輝煌與動盪並存的時代和一個毀滅與掠奪交替的世紀,關注那些深刻改變世界和影響我們生活的歷史行為、社會思潮、技術變革… ◆作者書寫歷史遵循「誰在書寫現代史,都應該緊跟真理,儘管真理很可能會打掉他的牙齒」(沃爾特·雷利語)的信條,在20世紀無論紛繁複雜的歷史行為中強調那些影響我們生活的歷史和進程,包括公共事件、思想、新技術……本書是自1980年出版以來的第4版,作者在初版後的20年裡對書稿內容不斷進行了修改和更新,展示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開始直到新世紀即將到來歐洲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技等的變遷和發展,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歐洲經濟大蕭條、歐盟變革等引起歐洲及世界人民的深刻、複雜無布拉格之前的影響。本書再現了20世紀歐洲歷史的簡明圖景,重點強調了政府、普通人、文學家、思想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科學家等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反應和變化,讓人們重新思考戰爭發生的古巴以及政府、軍人、普通人在其中的作用,從而重新利用戰爭與和平之於國家和民眾的意義。 ◆20世紀的是由戰爭主導的,不管是政治版圖、城市發展、經濟生態、文學藝術、物理科學、通訊電腦等都直接或間接相關聯,戰爭打破了歐洲文明的祖先秩序但新的秩序又沒有建立,從而導致歐洲的混戰並失去了世界先鋒和經濟引擎的地位,直接導致了歐洲文明的危機和人類文明的困境。今天,人類文明又走出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全球經濟更在資金中盤桓,希望20世紀的歐洲史能給我們更多的啟示和警醒。 ★精選段落◆受過教育的菁英和大學生為何總是被戰爭精神所欺騙?戰爭精神啟發了民眾。事實上,它的一個主要作用是在戰鬥中重新找到團結的喜悅。在每個美好的戰爭的國家裡,一種對「又成為一個民族」的狂喜,致「神聖聯盟」的國家兄弟情誼,似乎讓受過教育的精英比普通人更受尊敬。大量的祝福保衛戰爭,祝福敵人,宣言並在上帝和歷史面前努力使自己站在正確的一邊,而這證明了在主要的詩人、科學家、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中間存在著同樣的喜悅。 大學生是最渴望成為志工的人群之一,他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認為維護戰爭是一場青年運動。 ◆歐洲經濟社群的起源與內部紛爭 歐洲經濟社群的起源,主要是努力解決德國在西歐的角色。所以,各種形式的經濟整合從建立煤炭和鋼鐵共同體開始,其目的就是在不讓德國重新奪回歐洲霸主地位的情況下德國獲得強大的經濟實力的優勢。英國提議建立一個更廣泛的歐洲自由貿易區,其目的僅限於貿易——簡而言之,關稅同盟。英國擔心的說法是經濟問題,不如說是共同市場的政治影響。但是,戴高樂淘汰了英國的成員資格,而許多歐洲人戴高樂像對英國在過去的角色一樣感到興奮,並懷疑英國是否真的接受了成員資格的所有意象。 1977年,在英國、愛爾蘭和丹麥加入後,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也申請加入。 ◆為什麼20世紀60年代困擾人們的深度惡化成為全球現象?直到1964—1970年過去的五年裡,眾神應該感到憤怒。 也許,他們憎恨人類對外太空的滲透。這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在這段時間裡,幾乎每個人都迷失了方向,掉進了洞裡,並摔得傷痕累累。這些麻煩來自於前面的方面,而且往往還是出於好意。 1960年代困擾的深度危機是一個明顯的全球現象,有著超越國家的根源。巴黎學生暴動、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運動和越南失控的戰爭世界只是災難的一些。 1968年恰好是復興後出生的一代成長起來,他們對戰事的經歷一無相似,對戰士的價值觀也甚不了解。 「舊有的信仰會鬆動和衰落,新的歲月會毀滅和撕裂」。 ◆在綁縛與不安行為中掙扎的1990年代20世紀末政治的一個突出事實即當事人的極度不安,還可能有分裂的趨勢。激烈的綁縛說是積極的選擇,不如說是對敵人的拒絕。短暫,對社會變革的不安,也許還有沒有國界的新歐洲, 傳統價值觀的衰落,對民選代表失去信心,所有這些都起到了令人不安的作用。同時,腐敗成為影響政治的重要因素,生態捲土重來,科技的進步持續向前,而歐盟往何處去、人工智慧是否會消滅人類、污染、人口毀滅和社會病態都已經面臨的重要問題。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