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入侵邊界的秘密貿易:東南亞邊境地帶的走私與國家1865-1915

入侵邊界的秘密貿易:東南亞邊境地帶的走私與國家1865-1915

譯, [美] 艾瑞克‧塔利亞科佐 著,閩佳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33.00
定價 售價 $33.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透過大量檔案歷史,揭示殖民時期東南亞地下經濟的隱密真相形成,看走私者如何與殖民者鬥智。從邊境變遷的獨特視角,探索現代國家的歷程,解讀東南亞的海峽與未來。 ◎內容簡介從1865年至1915年,英國與荷蘭在東南亞劃分了各自的殖民範圍,開拓出新的邊界線。然而,這個過程助長了由鴉片販子、幣假走私者、人販子和軍火商組成的龐大地下網絡,邊境地帶的走私活動極為活躍。 透過深入研究報紙雜誌、旅行日記、司法檔案、歷史影像、航海日記、國際條約以及口述歷史等史料,塔利亞科展示了英荷殖民國家形成期間,統治力量與走私者在邊境邊境進行了較量。為強化統治,政府探索、規劃並執行其邊境邊界,借助測繪、通訊、水文學、交通運輸、醫學、法律和軍事等多個領域的技術創新,著力加強對走私活動的監控和打擊。隔離現象,乃是一種普遍的統治手段;走私者也非來自同一社會階層或群體民族,而是涵蓋了殖民地內外不同背景的群體。他們利用地方知識、分散居住的人口、腐敗官員,甚至改造國家的某些技術手段,持續挑戰殖民帝國的權威。過程中,一般民眾、合法繼承、走私者與海盜之間的邊界模糊,合法與非法活動、繼承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也呈現出綜複雜的形態。 時至今日,走私仍是東南亞一些國家邊界生活的一部分,走私者與國家之間的博弈未有止息。雖然邊境經常受到嚴格管控,但總是有人試圖突破限制。因為,對權力、道德和利益的追求從未停止。 ◎作品看點 ★揭開英荷殖民地非法經濟的神秘面紗,部分深入剖析走私活動的詳細實錄19世紀末至20世紀,英國與荷蘭在東南亞地區建立了殖民地。殖民地邊界的規劃很快就催生了規模龐大卻難以捉摸的秘密經濟體系,非法貿易迅速遍及荷屬東印度、英屬新加坡、檳城和馬來亞等地。本書記錄了第一批走私者、違禁品尋覓以及走私策略,並探尋這條邊界如何成為違禁品流動的床溫。透過從武器、武器、人口和貨幣,到更常見的生活用品,乃至胡椒、瓷器和大米等商品的走私,我們可以窺見近代東南亞複雜的政治勢力、經濟利益和社會網絡。 ★ 過渡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複雜的博弈策略,再現充滿智謀較量的「貓鼠遊戲」另一方面,殖民者透過地圖測繪、法律制度的建立、官方貿易系統的加強及交通和通信技術的改進等多種手段,對殖民地進行控制與改造。而另外,被殖民者則採取了各種解決的殖民方式。東南亞島上的當地人、日本人、華人、阿拉伯移民,甚至部分歐洲人都參與其中,他們利用複雜的小路、河流的變化以及底層官員構成的腐敗網絡等作為掩護,展開了無聲卻奮戰的反抗。帝國的拓展未曾徹底實現,出於對自由、傳統習慣權力和利益的追求,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鬥爭始終不曾停息。 ★毀滅走私者的真實聲音,接觸一個充滿活力和慾望的鮮活人物透過利用法庭案件、證人證詞、繳獲的信件、北方專欄文章以及述口記錄等恐怖主義的資料,以及整理大量違法犯罪片、荷蘭銀元、人口和資金等的真實案例,本書開展了一個鮮活的人物:推翻腐敗統治的地方領袖、利用利用腐敗體系漏洞走私移植、維護法律的起訴、被欺騙和侮辱的勞工、遭受拐賣的女子,還有為殖民事業殫精竭慮的腐敗大臣……本書以貧困的文筆,將政治經濟的大骨架與具體人物和地區的小細節巧妙融合,令彷彿能親耳聽到那些隱藏在神秘中的故事。 ★以邊境演變為獨特視角,探索現代國家從初建到成型的演進歷程 邊境的變化對現代國家的形成關鍵,但很少有其他研究關注到這一點。英荷殖民地國家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劃定邊界、重建以及與各地方勢力持續博弈的漫長歷程。以一條從新加坡縱向一直延伸到婆羅洲北部長達3000公里的新邊界為視角,本書剖析了歐洲列強管秩序控邊界、重組社會秩序測繪學、法律、軍事、通信等多種手段,逐步鞏固國家邊界,並推動現代國家得以發展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國家與地方、官方與私人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政治權力也充滿了變數與協商的空間。本書所探討的邊境轉型對其現代國家形成的影響,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國家建構和社會變遷的新視角。 ★多維度表現歐亞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以視角洞察近代東南亞的變遷與發展 英國與荷蘭在東南亞建立殖民地的行徑引發了近代東南亞歷史的變化。本書以東南亞英荷殖民地為核心,進一步將開放拓展到更暴力的歷史背景中,勾連起東亞的中國、日本以及西邊的阿拉伯世界。同時,本書也分析了歐洲列強間的博弈如何塑造近代東南亞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在全球史的框架中觀察東南亞地區在國際舞台上的獨特位置,解讀其在人員和物品在全球流動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榮獲亞洲研究學會哈利J.本達獎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