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讀庫2302

讀庫2302

張立憲

新星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10.00
定價 售價 $10.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讀庫2302》共包含六篇文章。 1978年,大學畢業十二年後,李景陽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成為「文革」後的第一批研究生。作為親歷改革開放初年的知識分子,他總結了當時的時代精神:開放、憧憬和奮起直追。論物質豐富的程度,那時不如現在,但那是個不適應現在形成的結論、思想活躍、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時代。他將自己經歷的事情寫在《改革初年》裡,是希望未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了解,從而曉得我們今天的事業是怎樣發軔和起步的。 1988年和1992年,上海曾兩次舉辦國際動畫電影節,現在很多年輕動畫人只聽過它的「傳說」——今天津津樂道的很多經典名作、冷門佳作的邪典之作,早在三十多年前就登上過中國的大銀幕,如今已功成名就的藝術家來參加上海傳秀時名還不見經動畫節,比如說上海節傳家有雞妻》《鱷魚》傅廣超和空藏動漫資料館團隊關注中國動畫史多年,曾寫過《哪吒鬧海》的幕後故事(刊於《讀庫1701》),《兩屆而終》是回顧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節從籌辦到落幕的全過程,以期人不辜負“藝術片最後的精神遺產”,反而獲得前世的經歷。 出生在聾啞家庭的唐帥,不被允許學手語,四歲因父親的父親突然發生尾炎手術,他意識到會手語的重要性,開始尋找機會學。二十歲的自考法學專業,做法律手語翻譯,參與聾啞人士案件見證。親身經歷讓他更了解這個群體的困難,特別是參與法律訴訟的障礙和無奈,明白了真正要減少其犯罪率,靠的是普法,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還要培養聾啞人律師。 2021年,葉小果去跟重慶這位全國手語第一名律師聊了聊,《無聲之辯》裡能看到「替那些說不出話的人說話」所要付出的努力。 《讀庫1201》刊發過薩蘇講動物園故事的《獸性大發》,這些動物園裡的動物,懼怕人類制定的種種潛規則,大多時候是很講規矩的,但偶爾也會忘記身份,率性而為,每次都會引起不大不小亂子。 《動物行記》裡的六則小故事也圍繞著各動物園、記錄的這些秉性異的動物構成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無一符合慣常思維的但又自成邏輯,時時提醒人們類別小瞧它們。當下這個時代,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未知的未知,複雜的新問題層出不窮,整個時代正在發生本質的變化,從工業經濟轉型為知識經濟。怎麼理解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吳晨在文中,將「棋盤與網絡」作為一系列變化和轉型的比喻,闡述了個人與群體、精英與多元、分工與跨界、命令與自主之間的關係,指出知識工作者最重要的財富是創新和創意,而領導者為培養人才,需要提升自己的修養並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 謝有坤是張愛玲迷,2018年開始在個人電腦內建立「張愛玲作品綜合資料庫」。他的朋友、上海圖書館的祝淳翔老師曾考證1946年作家蘇青主編《山海經》的出版經過,提到此刊第十版上有《上下其發》一文署名“連雲”,有人說“連雲”是張愛玲化名,祝老師表示懷疑,謝有坤記在心上。此後重讀張愛玲,竟越看越覺得是她寫的,便將點滴證據整理出來,在充分比對了張愛玲與連雲的文字,寫成《《山海經》裡的男化張愛玲》,供事後方家參考批評。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