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與社會
流行病與社會
作者: [美]弗蘭克·M·斯諾登
發布者: 中央出版社
發佈日期:
存貨單位 (SKU):文化史
庫存不足:剩餘 3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耶魯大學熱門公開課,《槍砲、病菌與鋼鐵》式的疫病論壇經典世界經濟首推疫情參考書,一本書讀懂公共衛生事業深刻理解我們的生存危機、全球各文明社會的脆弱性,打破週期性狂熱與漠視的反應循環。汲取廣受讚譽的耶魯大學公開課精髓,採用獨特的疾病理論與人文歷史的雙線敘述結構,融會震撼人民的瘟疫史詩與專業通俗的醫學科普,還原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歷史細節。不僅是醫學史,也是一部社會史、思想史,堪稱疾病、軍事、政治、經濟、文學與藝術的複調交響曲。 ☆ 流行病的歷史還遠遠沒有結束。人類社會始終周而復始地痛好忘痛,在狂熱與漠視的極端態度之間循環切換。流行病會帶來恐懼與焦慮。為了對抗、預防、治療或根除它們,人類歷史上出現了衛生機構、檢疫隔離、疫苗接種等公共防疫方式,也出現了污名化、尋找替罪羔羊、姿勢等公眾反應。回顧不斷上演的重大流行病事件,我們是一個“危險中的世界”,這在社會歷史內部有其根源。週期性的狂熱與漠視的反應循環,全球各文明各社會的脆弱性,將成為我們必須深刻理解的生存策略。 ☆ 流行病並非簡單的生物學、醫學或公共衛生課題,耶魯大學歷史學家弗蘭克·M。 史諾登以超越自然與人文的綜合性研究,為我們揭示出更重要的社會環境以及政治、藝術和歷史變遷關係的理解向度。現實告訴我們流行病有著極其巨大的生命力,史諾登向我們解釋瞭如何如此,流行病為什麼重要,它如何塑造文明的面向。 ◎內容簡介 《流行病與社會》講述了可怕而震撼人心的千禧年瘟疫史。微生物的致命威脅無數次逼近人類:鼠疫、天花、黃熱病、痢疾、斑疹傷寒、霍亂、結核病、瘧疾、小兒麻痺、愛滋病、SARS、伊波拉病毒…… 針對這些深刻影響人類歷史的流行病,史諾登將專業權威的醫學知識與波瀾闊壯的歷史敘事熔於一爐。 本書論述範圍極廣,跨越古今,遍及全球,深入展開醫學與歷史社會間的多學科比較研究,向我們揭示了流行病與社會的交互影響:一方面,疾病如何推動醫學科學和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塑造藝術、宗教、思想史和戰爭形態;另一方面,社會角色又如何讓疾病獲得流行環境,迅速傳播,肆虐人類。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再次讓疫病與人類的關係成為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史諾登教授將人類歷史上的多場大疫疫置於其所發生的社會歷史情境中,運用多學科的視角,對它們進行了多維所有的敘述與解讀,值得對疫病史感興趣的鄰居和普通讀者閱讀。 ——閔凡祥,南京大學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人類社會有數千年的歷史,現代主角遠不止人類一個物種,還有威脅人類健康的病原微生物——細菌與病毒。病原微生物在先前引起的疫病經常會整體性地改變世界文明的進程。史諾登教授這本書回顧了疾病大流行與人類文明千年來的糾纏歷史,讀來令人唏噓。 —— 仇子龍,中國科學院腦智卓越中心高級研究員,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作者只用五百多頁的篇幅就涵蓋了一千多年的疫病史,這不是一個小任務……非常重要。 ——克里斯托夫·格拉德曼,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史諾登所有複雜而重要的主題進行了快速的綜合,超越了前人。他將微量醫學研究納入了更普遍的歷史關注中。這是一個非凡的成就。 ——威廉‧拜納姆,《耶魯極簡科學史》作者本書聚焦流行病的歷史和人類所別的代價,為我們提供了「精彩而明亮」的懲戒。 ——保羅‧甘迺迪,《華爾街日報》百科全書式的才華,曼哈頓的研究範圍,高度的對稱性,本書準備為任何有興趣的人提供了解流行病的入門最佳課程。 ——彼得‧羅斯,美國東部社會學學會主席在疾病迅速警惕的時代,本書提醒我們在思考流行病的進程中,始終需要重新思考人類的命運與生態、社會的關係。 沃里克‧安德森,《殖民病理學》作者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