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網路沒有記憶一部人類記憶簡史

網路沒有記憶一部人類記憶簡史

[美] 艾比史密斯拉姆齊 / 史兵

九州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定價 $9.00
定價 售價 $9.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一部人類記憶簡史資訊膨脹VS資料遺失網路時代,我們怎麼保證記憶不會消失?誰你能看到什麼?過去有限的注意力用來關注哪些資訊? ◎編輯推薦決定☆記憶可以塑造未來。誰控制過去誰就控制未來。 ☆從文字出現到印刷書籍,再到數位記憶,儲存技術的發展使我們面臨許多新的舊的問題:資料到底屬於誰的?我們如何資訊膨脹,又如何面對資料消失?誰決定我們看到哪些資訊?集體失憶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我們如何保證記憶的真實性、權威性? ☆ 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我們需要記憶新範式,也需要新的基礎教育,學習對數位資訊保持審慎和責任感。 ◎ 內容簡介寫在泥板、石碑、莎草紙、手抄本上的記憶可以保存數千年。網路上寫的記憶平均存在的時間只有100天。網路平台一旦關閉,我們的記憶、嗜好、生活感悟、學習資料都會消失。 一代人累積的記憶成為人類有別於其他物種的演化優勢:知識與文化。如今我們卻面臨一個悖論:資料不斷膨脹,也不斷失去;資訊觸手可及,我們卻記不住任何知識。在本書中,作者探索了從史前時代至今人類是如何記憶的,提醒我們資料儲存不是記憶,引導我們思考:在網路時代的資料洪流中,有限的注意力應該用來記住哪些記憶?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處理膨脹的訊息?消失的記錄會對未來產生怎樣的影響?以及誰來決定哪些訊息可以傳播傳承至後世。 ◎名人推薦如果我們要思考一千年或三千年後的事,那最好問自己,怎樣才能保證現在創造的數位設備在未來還能讀取。我們毫不猶豫地把儲存資料放在這些數位裝置中,但它們可能是個資訊目的。 ——溫特‧瑟夫(Vint Cerf),Google副總裁兼首席網路顧問,網路之父的一本書是提醒我們立即思考的資料洪流如何影響未來。 ——《科學》(科學)將檔案數位化的技術使我們能夠輕鬆地改寫過去,本書是一本包羅萬象的作品。 ——《自然》(Nature)這本有關數位思維的書讓我們每個人都認識到人類集體記憶的歷史和複雜性,這一點非常重要,可以媲美奧利佛薩克斯。 ——布魯斯特‧卡利(Brewster Kahle),網路檔案創辦人館我們這個時代的服從論就是資訊觸手可及,我們卻記不住任何東西的後代。人們會怎麼看待我們所說的話和記憶中的事?這本書要回答的就是這個問題。艾比·拉齊姆多年的心願使她的優雅文章、這篇文章遇到了,書中闡述了我們時代的一系列問題:我們越來越依賴搜索,而不是去記住信息。 ——特德·威德默(特德·威德默),布朗大學約翰·卡特·布朗圖書館前館長數位記憶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而本書提供了具有啟發性的觀點和令人信服的論據,使我們能夠找到新的理論和方法來解決這一在眉宇藝術館面臨的挑戰。 ——莎拉‧湯瑪斯(Sareh Thomas),哈佛大學圖書館副總裁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