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與黑人:國父的女兒們
白人與黑人:國父的女兒們
作者: (美)凱瑟琳柯里森
發布者: 當代出版社世界
發佈日期:
存貨單位 (SKU):北美史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總統父親VS三女兒姊妹隱藏黑與白;性別與種族;偽裝與真相當女性在時代悲歌中,我們需要重新看見力量——————林鶴主編劉禾、商偉、李陀等誠意推荐一個紀實係列——透視美利堅鮮活的顯微視角,探知美國的社會形象,看見真實的美國【簡介】美國第三任總統、《獨立宣言》博士人托馬斯•傑遜斐有三個女兒——兩個自由的白膚色女孩,一個被奴役的黑膚色女孩。在初獲獨立的美國,這三個女孩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她們的故事精彩非凡,卻很少被人說出來。 大瑪女兒莎曾在巴黎接受開放的教育,渴望獨立與自主,卻早早地被套上「主婦」的身份,生育了12個孩子,一生都生活在父權制的主導下;二女兒瑪麗亞敏感又順從,一直試圖活成父親和丈夫理想中的樣子,實踐著時代規則定性的得體女性行為,最終卻在“成為母親”這個女性唯一被認可的使命中消費乾了身體;黑皮膚的小女兒哈麗特在種植園中長大,為了獲得“自由”,不得不隱姓埋名,轉換膚色陣營,假冒成白人女性地孤獨,終生忍受孤獨。透過層層深入的偵探筆法、絲絲扣的歷史考據,作者為我們重新講述了這三位女性與命運抗爭的故事。如今回望她們,這些故事促使我們去追問:這麼多女性的生命、天賦和熱情,為什麼被從美國的歷史中能力除了?經歷了兩百多年為獨立自由的鬥爭,關於性別和種族的分歧為何依然難以地控制分裂並著美國人? 三姊妹的命運抗爭,時代悲歌中的女性力量,她,曾在巴黎經歷開放的生活和啟蒙教育,但回到美國後,她的生活變成了幾乎毫無喘息之機的無限循環:懷孕、懷孕、康復。對她而言,身為妻子、母親的生活變成了艱鉅的考驗,從而成就了英雄氣概才能經受。她,渴望愛情,渴望家庭,人生目標是做一個賢妻良母,曾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她的生命因為生育最終在25歲終止,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她的眼淚、悲傷、抵抗都再也沒有人知道。她雖是總統的女兒,卻黑奴出身擁有自己的身分。為了獲得自由,她挑戰無法實現的社會和種族規範,勇敢地冒出因為生而自由的白人女性,代價是:她需要隱得姓氏埋名,終生忍受一種奇絕的孤獨。她們,是否能夠重塑自我,尋找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的面對複雜美國第三任總統、《獨立宣言》達爾人托馬斯·杰斐遜以提出“人與人生平等”的宣言而聞名於世,他是美國人民心中的“國父”,是美國精神的象徵,但在徵奴制問題上,他卻是虛偽和冷漠的,作為父親和丈夫,他在教育理念和性別觀念上他一方面堅持主張女性擁有所謂的“天生平等的權利”,同時又認為,女性服務男性的義務是與生俱來的。當傑佛遜用他的人生餘熱短片一所大學作為自己的紀念時,卻無意中讓聰明才智的外孫女坐進大學的課堂。 ▲黑皮膚、白面具,偽造新身分的故事在傑佛遜的時代,黑人需得「假冒白人」才能獲得所謂的自由。但直到今天,每年還有35000到50000 名黑人要覆蓋膚色的分界線轉換族群,為自己編造白色的筆法和譜系的說辭。 「白人擁有白人雙手,其他人則被鎖在門外。」對於人的偏見與歧視,仍存在於現在的美國,甚至整個世界。 ▲層層深入的筆法+絲絲入太平洋的歷史考據作者凱瑟琳·柯里森是一位歷史學者,多年來一直教授殖民地歷史、美國革命史、婦女史以及性別史課程。此書雖為學術研究之作,但讀起來卻晦澀難懂,並非虛構的紀實筆法,還有偵探小說般的閱讀體驗,尤其是關於杰斐遜的黑人小女兒哈麗特·海明斯,柯里森為了尋找到她隱姓埋名後的真正身份,追蹤了多年,探究了資料,甚至仔細調查了58個名叫哈麗特的人,使得最後的故事變得撲朔迷離,也一腳絆地遇到了許多不為人所知的隱秘故事,並了解了許多普通人的故事。 【「A紀實」系列介紹】A紀實-透視美利堅 透過鮮活的顯微切片,探知美國的社會代表,看見真實的美國。 編:林鶴 編委:劉禾、商偉、李陀、彭昕、李雪淞、黃騖 《A紀實》是一套深入介紹美國社會的非虛構譯叢,由美國作者撰稿。叢書編延請多位久居美國的華裔資深學者,從浩若煙海的美國非虛構圖書中評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深入報道美國社會事件的作品,集結成系列。 “A”,語出“美國”,叢書的真理是:透視美利堅。選入的作品題材廣泛,大到美國政治內幕,小到城市貧民窟跟踪,從而深入開展工作和研究之後的成果。大多數作品為普立茲獎獲獎,資料翔實,敘述精確,採用紀實寫作的手法,以事件人物或為線索,層層剖析和追踪,故事層扣扣人心弦。 後續推出(暫定名):《地獄獵犬》《止痛毒丸》《正午》《拆掉了倉庫》《四千萬美元的奴隸》《紐約人民公園》《我們為何會兩極高潮》《巔峰賽跑計畫》《愛因斯坦檔案》《回形針》《真理》等系列書籍。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