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毀滅:法國大革命(1789-1799)
自由與毀滅:法國大革命(1789-1799)
[澳]彼得·麥克菲
中信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人類世界在「世界近代」的幾個世紀經歷了劇烈而持續的變遷,如果把歷史視為一次火山爆發,那麼法國大革命就是那火山口,是波及全世界的無數解放與毀滅之力的原爆發點。 《自由與毀滅》用革命的歷史細節,再現了法國大革命全過程的動盪起伏。 1789年,法國大革命在周期性政治-社會危機中爆發,也釋放了積蓄了多年的底層與革命。舊制度、舊文化、封建制度,在一陣類似旋風閃現法國大革命沒有一貫的領導者,三級會議、國民議會、國民公會、處決路易十六、雅各賓專政、督政府……每一個新階段都是一次攸關生死的權力洗牌,是歷史上有著無窮迴響的政治之爭原則。 《自由與毀滅》也用新的歷史角度和捐贈支持革命,從浩如煙海的塵封檔案中挖掘出鮮活的歷史記憶,把個人故事與政治大勢編織在一起。所謂“革命”,法國的城市、農村、戰場、殖民不同階層的法國人又如何適應變革,順應變革? 10年間,革命畫家雅克路易大衛為許多革命者畫了肖像畫。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革命者已經成為了“烈士”,有的成為了“叛徒”被推上斷頭台,也有的發動政變,成了新貴。住在巴黎的巧克力女大師波利娜•萊昂,在革命爆發時年僅21歲,她參加過喜氣洋洋的革命慶典,領導過反對國王和支持女權的抗議活動,而在昨天日子裡她天天領取少得可憐的配給麵包。黑白混兒亞歷山大·仲馬知道一生為奴,大革命能夠敞開的機會之門讓他成為軍官,在革命軍隊裡建功立業。 我們至今依然生活在法國大革命的遺產政府。它塑造了人類對好的、好的法律、人的權利其實人之存在的認識。兩百餘年來,不斷有人宣布法國大革命「過去了」、「完結了」;但也不斷有人民要再次探尋法國大革命理念的實現之途,或許也再次經歷血與火的考驗。 《自由與毀滅》在沿襲前人的史學傳統與問題意識的同時,也寫在新世紀的變革浪潮、全球化、生態等背景意識下。這本書「將成為今後一段時間裡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標準敘述」。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