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太陽:抑鬱與憂鬱
黑太陽:抑鬱與憂鬱
(法)茱莉亞克莉絲蒂娃
南京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法國著名思想家、享譽全球的學者茱莉亞·克里斯蒂娃·羅蘭·巴特的弟子,與師同為後結構主義的創始人;學術成就卓著,在符號學、語言學、哲學、文學理論、精神分析、女性主義等領域都有重大建樹 ★獲得《倫敦書評》《紐約時報》等權威媒體的盛讚★將精神分理論與憂鬱症的治療緊密結合,展示如何促使病人走出憂鬱症以克里斯蒂娃親身經歷的憂鬱症案例,天生嚴重運動障礙的埃萊娜、遭遇丈夫出軌的小學瑪麗-安琪、失去母親的年輕女性伊莎貝爾,向讀者展示如何直面創傷、克服憂鬱、告別憂鬱★得知力的理論,教科書式的文本分析聚焦現代社會主體的精神危機,賦能憂鬱與憂鬱的源頭;終結思陀思妥耶夫斯基、杜拉斯、奈瓦爾如何以工作化解哀傷★巴黎七大(克里斯蒂娃執教的大學)郭蘭芳博士翻譯。 ★裝幀由屢獲「中國最美的書」著名設計師週偉偉精心打造。 ————————————————————————————— 【圖書簡介】本書是法國著名學者茱莉亞·克里斯蒂娃從精神分析視角,對「憂鬱」與「憂鬱」所做的一系列探討。書名《黑太陽》這一飽腹論、充滿緊張的意向,指涉的是個體遭受抑鬱痛苦、無法言語的痛苦被折磨的內心狀態。在本書中,作者先進行了「憂鬱」與「憂鬱」的理論詮釋,再對四位創作者做緊張的兩個分析。經典精神分析,憂鬱的根源主體喪失了某些他深愛的客體,且無法承受這樣的喪失,從而無法完成對客體的哀悼。那麼化解哀傷、超越哀傷呢?作者認為,為痛苦命名、頌揚痛苦不失為一種方法。 「崇高誕生於憂鬱憂愁」,憂鬱症者可以透過文藝創作而克服主體性的精神危機,使主體彌虛無,進而透視憂鬱、超越分離的痛苦。 作者先以德國畫家荷爾拜因的畫作、尼泊爾尼泊爾躁狂症的法國詩人奈瓦爾的詩為例,嘗試闡釋文藝創作如何作為一種「暫時的救贖」幫助創作者戰勝憂鬱;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杜拉斯的全部作品做了一個總括式的解讀,指出長於描繪痛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透過寫作和直面創傷、告別憂鬱,也分析了充滿死亡與痛苦的杜拉斯作品,以「笨拙的美學」和「非淨化的文學」在精神困境中如何找到一條出路。 ————————————————————————————— 【媒體及名人推薦】一部關於「憂鬱」與「憂鬱」的精神分析傑作! ——《倫敦書評》她的理論說服力,既感人至深又充滿誘惑! ——《紐約時報》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