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馬格利特
守望者.馬格利特
(法)貝爾納·諾埃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這不是一支煙鬥!那蘋果是蘋果嗎? }馬格利特,比利時超現實主義大師革新形象的身份,將現實元素組合為幻象 ∬法國國家詩歌大獎得主貝爾納·諾埃爾作品 ∬詩歌、哲學與藝術評論的美妙結合一把撐開的雨傘頂上放著一個水杯,杯裡盛了四分之三的水。這是馬格利特1958年的畫作《黑格爾的假期》,也是這篇研究的核心。其實,說它是份研究,不如說它是場旅行,因為在這裡,它不是要解釋一部作品,不是要盡窮作品的意義將其占為己有,而是要貼近一種在可見地勞作的思想的運動,是假設自己既是繪畫同樣想像的視角;而這又需要寫作,需要那不可見的思想的思想的運動,是假設自己既是繪畫同樣的想法; 「這兩個急切熟悉的客體,我們不可抗拒地向他們投去辨認的目光,他們卻一下子就注意到了我們。我們越去也沒有,我們的預感是強烈地見到他們的躲避——沒有看到什麼,除了一個水杯和一把雨傘,但他們以這樣一種失去身份的方式被重新站起來。」----☼ 「一個圖像的意義是什麼?全書52幅彩色插圖,100g純紙全彩印刷,馬格利特的名作和遺珠皆囊括其中,從《黑格爾的假期》到《赫拉克利特之橋》《哲學燈》《辯證頌》《不確定》 《性原則》……高腳杯、蘋果、思維、禮帽,重複又多樣的組合,一次挑戰讀者的理性和表象!本書是理解馬格利特、超現實主義或許受其影響的普普藝術、概念藝術的必讀之作。和馬格利特探索超現實主義夢境、迷宮! 「我從我的內心思考,但我也在我的外在思考,包容與外在、投射與反射的永恆顛倒中思考,它們的交錯產生了這一精神客體形象:。」☼ 法國國家詩歌大獎得主貝爾納·諾埃爾的藝術評論大作,譯為英語後,在全球再多次版。出生於1930年的作家、詩人諾埃爾1992年獲法國國家詩歌大獎,2010年獲羅伯特·甘索獎,他一生有著異常豐富的寫作經歷,他的藝術評論作品,將詩性與品鑑巧妙融合,獨樹一標。 「對我來說一切都與語言,不可說的存在是因為可說的存在。」他說。他的語言哲學與馬格利特的視覺哲學完成了一次巧妙的契合。讓一個令人震驚的哲學遊戲!緊接著諾埃爾的筆去發現現實世界的基礎哲學元素。玩弄日常意義,讓其發生偏轉。讓物與形失去名稱,歸於混沌。 「『我如何天才般地畫一杯水?我於是想到,黑格爾(另一位天才)對這個物體(水杯)十分有感覺,它既想要(滿足)水,又想要(因為承載)水。他會被迷住,我想,或者覺得好玩(好像在度假),所以我把它塑造成「黑格爾的假期」。『(馬格利特」並非有意義的姿勢,但 ----合乎其意義,所以不是有意義的姿勢。守望者·形視·馬格利特/[法]貝爾納·諾埃爾 賈科梅蒂/[摩洛哥]塔哈爾·本·傑倫 喬治·德·拉圖爾/[法]帕斯卡·基尼亞爾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