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過產品資訊
1 / 1

藝術的罪與罰:從杜斯妥也夫斯基到科波拉

藝術的罪與罰:從杜斯妥也夫斯基到科波拉

(美)法蘭克蘭特里夏,(美)喬迪麥考利夫

南京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定價 $15.00
定價 售價 $15.00
特價 售罄
結帳時計算運費

【編輯推薦】 ★藝術家與殺人犯和恐怖者彼此需要?藝術創造與暴力犯罪是否一體雙生? ✔直擊9·11事件,消費社會、大眾媒體與愛國行為如何連結? ✔炸彈客與藝術家互為鏡像,轉型經濟與文化秩序? ✔從陀氏的《罪與罰》到科拉的《現代啟示錄》,文學與電影中潛藏了怎樣的越界慾望?細思極恐的深度揭秘 X 自由參與的跨文化研究 ----------------------------------------- ★ 以積極的贅問潘打開多拉魔盒,就像颶風席捲世界。 ------------------------------------------ ★美國傑出學者文化研究力作首譯中文,學者陸建德、知名作家小白聯袂推薦。 ------------------------------------------ ★裝幀由屢獲「中國最美之書」榮譽的知名設計師週偉偉打造,完美呈現藝術與恐怖的陰鬱詭譎。 ======================= 【內容簡介】 殺人藝術家、藝術家和舞者是否普遍需要?本書探討了文學創造力與暴力,甚至與政治恐怖之間令人不安的緊密聯繫。作者從9·11事件談起,論及作曲家斯托克豪森將世貿大廈遇襲稱為偉大藝術這一事件,進一步揭示,潛藏在許多浪漫主義文學幻想中下面的慾望,是一種將要顛覆世界經濟與文化秩序的力量。當然,這也是我們所謂的極度的慾望。作者提出,當作家退縮和藝術家的力量逐漸消亡之時,是牛仔和禿鷹者繼承了這種浪漫跋具破壞性的傳統。作者在高雅和通俗藝術、虛構和真實罪行之間自由穿行,游刃有餘,編織出一張爆炸之網,網住人們不安的精神。 ======================= 【名人推薦】 藝術的活力有賴於接連不斷的“越界”,挑戰陳與傳統的藝術家也是某種路西法。作者以罪與罰為主題,揭示先鋒文學藝術與電影如何建立人的意識,顛覆「存在的統一性」陸(葉慈語)。這本書像偵探小說一樣引人入勝。 —————————————將藝術家對越界和創新的渴望,與真實世界令人恐懼的暴力行為並置,不只是某種隱喻。文章本身就是行動,寫作,以及其他諸種藝術創造,都是心智事件,在藝術想像與真實行動之間,著某種心理同構。本書試圖由此存在他們重新思考藝術之於世界的位置:對於製造的破壞,越界藝術家們天生具有爭權嗎?或者,藝術家是否應該轉移其邊緣一隅,不要去妄想改變世界? ——小白(知名作家)

查看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