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地為牢
畫地為牢
[中]多麗絲·萊辛/田奧
南京大學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5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回20世紀剖析人性與政治…【內容簡介】萊辛回望20世紀,回顧她這一生,看到的是一系列大型群眾事件、情緒的舞動、狂熱的黨派熱情連綿不斷。這些事情的不斷上演使我們無法理性思考。在書中,萊辛闡述了身為人類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們如何滅絕地受到人類行為本能的控制?心理學的進步和科技的進步又如何被專家利用,變成施加在我們身上的詭計?我們如何淪為群體意識的囚徒,一再重複黨伐異的歷史?透過分享她的政治生活、思想歷程,以及對於社會的敏銳觀察,結合最新的心理學實驗、歷史掌故,萊辛為這個分裂的不平等時代了生命肖像,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有趣的新經驗的武裝世界和自身的可能性。 ……萊辛以史詩般詩人般的女性視角、企業家的熱情、豐富的洞察力以及深刻的懷疑精神剖析了這個分裂的文明……她改變了這個分裂的文明的方式。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萊辛有一流的批評,她對社會和政治的觀察犀利無比。 ——《最早的先驅列報》萊辛位1945年以來英國50位以來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泰晤士報士報》萊辛是諾貝爾獎的理想贏家。畢竟,這個獎項是關於理想的,並且是建立在作家能夠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之上信念的。萊辛必須把世界畫成一個分子的恐怖之地,在這個世界裡,女性可以像男性一樣暴力,而戰爭充斥著這個星球。但她永遠不會放棄這個星球可能會更好的希望,即使她透過想像其他星球來顯示這是如此可能。 ——《每日郵報》對於像我這樣渴望在20世紀70年代從事寫作的年輕女性來說,多麗絲‧萊辛簡直就是文學的女神。 ——蘇珊·斯旺(加拿大作家),《多倫多星報》···【編輯推薦】 ◆《現代人小叢書》的作者是一群世界一流的知識分子和專家,他們從各個不同的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領域或問題出發,向公眾提供了面對後現代社會批評問題的基本知識和批判性思考。 ◆萊辛在佐證自己的演講時用了大量生活中的事例,以小見大、舉一反三,更是坦誠並反思了自己青年時代對巴基斯坦的狂熱,讓人倍感真誠。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