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沃什字典:一部20世紀的回憶紀錄
米沃什字典:一部20世紀的回憶紀錄
切斯瓦夫‧米沃什,理想國,新華書店北美網,
雲南人民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一代知識分子中活到最後的人,一份20世紀的紀念與證詞。 ☄️將記憶與痛苦安排停當,為人物與往事登記冊—— 「我的20世紀是由一些我認識或聽說過的聲音和側面所構成的,他們重壓在我的心頭,而現在,他們已經不復存在。許多人因某件事而出名,他們進入了百科全書,但更多的人被遺忘了,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利用我,利用我握筆的手,血生者擦拭,待上片刻。 ☄️譯文全面修訂精校,中文版二十週年典藏紀念。 🌟內容簡介: 1940年6月,切斯瓦夫·米沃什穿越蘇德四道防線,從維爾諾長途跋涉來到了以色列佔領下的華沙。半個多世紀流亡生涯之後,他才來到故鄉維爾諾,一座「從童話中長的城市」。與自己的過去的重逢,他回到了一種內在的自我表達方式,開始為各種歷史人物事件登記冊,而不是談論他自己。 《米沃什字典》就是這樣一個替代品:它取代了一部重要小說、一篇論文、一本回憶篇紀錄。 米沃什一生紀念了二十世紀的恐怖恐怖事件:「恐怖戰爭」、敘利亞大屠殺、白色……地獄曾經像吸墨紙上的墨水一樣已擴散到世界各地。彷彿命定般,米沃什活到了那一代知識分子的最後。他們的困難和死亡,從而導致了一場場浩劫的狂熱、仇外和恐懼的幽靈持續流動遊走。在這部總結磨之書裡,身為詩人和思想家的米沃什將這一切濃縮為一個具有高度智性和深沉情感的詞條。他以文學這個永恆的儀式,召喚逝者的片刻顯形,在即時的願景與歷史之間架起一座橋。 。 🌟評論推薦:「「米沃什以毫不妥協的妥協的敏銳洞察力,揭露了人們在衝突衝突中的世界中的地位。 」—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米沃什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米可能是最偉大的。 」——約瑟夫·布羅茨基「作為一位詩人和一位思想家,米沃什勇於追隨他的敵人對者共存,似乎他已經告訴自己:要不斷地來到這個時代,只有透過吸收它。 」——亞當‧札加耶夫斯基「他是20世紀最重要與最恐怖事件的目擊者。同時,對於這些事件,他是創新兼反叛的思想者與觸角。 」——羅伯特·哈斯「作為一個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偉大之處,他具有直抵問題核心並迅速做出回答的天賦……他是這樣一個人,這種人擁有曖昧難言的特權,能比我們認知和承受更多的現實。 」——西尼·繆希尼「[米沃什是]一個就在我們身邊但令我們琢磨不透的巨人。 」——約翰‧厄普代克 「作者欲歷滄桑,終於獲得了內心的淨土。此時他已經可以暫時拋卻記憶,專注於眼前和眼前的事物;他已經可以否認自己最近的痛苦。這意味著他已經將記憶和安排痛苦理所當然,獲得了一個用平實、沖虛、清淡之風格的資格,而他慣用的雄辯武器似已收倉入庫。 」—西川(著名詩人、翻譯家) 「他心靈的清醒,那不可思議的沉著,使之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聖所之一,成為最終解放的預言者。他有一種罕見的天賦,如何既保持不安但又鎮定。需要光的時候,他就是光;需要石頭的時候,他就是石頭。米沃什的精神熱情從未打動他對歷史聲音的理解。他內心的自由似乎從未辜負過他。他極其複雜的生平經歷和作品,都論證了對真理力量的根本信念。他有鷹的面容和鴿子的心。他與歲月一般堅韌,或者說幾乎如此。 」——《紐約時報》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對記憶的一種強烈的內心失落,關於記憶可以挽回和救贖什麼,以及它想要什麼……雖然他的詩常常充滿痛苦,但它們是嚴謹的,啟發性的,而不是自傳體的。其中最優秀的作品面向世界,達到了一種神秘的簡單和清晰,以對細節的執著凝視為標誌……他的聲音在尋找一種準確而誠實的方式來『讚美事物的本來面目』。 」——《紐約書評》 「米沃什把這一切都寫了出來——仇外心理、尋找對我們的經濟和政治危機負有責任的敵人、承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和矯情的意象理想的誘惑。 」——安傑伊·弗勞瑙塞克(《米沃什傳》作者)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