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不願面對自己
今天我不願面對自己
作者: [德]赫塔米勒
發布者: 貴州人民出版社
發佈日期:
存貨單位 (SKU):贵州人民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2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塔·米勒代表作羅馬尼亞三部曲第三部一個普通女工在艱難時期逐漸崩潰的心路歷程「幸福的失敗完美無缺地奔跑著,讓我們崩潰了。」♝內容簡介一個製衣廠女工想要到一個出口服裝能到達美麗的國家去,於是在出口裡塞進了外國通訊。被告發後,她連續三天被傳訊。隨後工廠裡出現了第二批紙條,她因此被解僱。必須定期接受警察的傳訊。小說以某一次被傳訊的日子開篇,「我」乘坐電車去秘密警察那裡接受審訊,再次想起了不堪回首的過去:如何被人訴發訴說被起訴,失敗的婚姻,身邊的小人,親密好友如何慘死,如何父親諒解母親……最終認識到唯一的幸福——與愛人的生活也一直被親密、被打擾。 「幸福的失敗無完美缺地奔跑,使我們戰勝了。」♝編輯推薦 赫塔·米勒,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生於羅馬尼亞德國村莊,以詩的凝練、散文的率直,繪畫流離失所者的秋天,透過寫作這種沉默的行動,賦予弱小者以人格。 《今天我不願面對自己》以高超的意識流寫法,透過一段乘車之旅,回溯了一個人十幾年的人生經歷,現實與回憶交錯展開,順敘、倒敘、插漸序混合,表現出一個普通女工在關鍵時刻臨崩潰的心理狀態。 「我」越是想要追求幸福,幸福反而離「我」越來越遠……♝媒體推薦在藝術指導的記憶和情節片段中,米勒展示了年輕敘述者的行動、思想和感覺是如何被即將到來的瞬間完全控制的。她的生活完全被恐懼所征服。這部小說提出了一種卡夫卡式的氛圍,來自散發的威脅和傳染在的不安全感,但從未關注羅馬尼亞的現實。 ——《明鏡周刊》♝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 「她專注於詩歌的凝練與散文的直率,繪畫了無依之地居民的生活景觀。」——諾貝爾文學獎授獎理由但為了確保我們自身的姿勢,我們仍然需要這些,這些姿勢,這些詞彙。畢竟,我們能去掌握越多的傷害,我們感覺自由。即使我們的口被封住,我們還能嘗試透過姿勢姿勢來堅持我們自己的權利。對審查者而言,他們難以理解,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才會引起他們的警覺。而透過引起警覺前的大量時間,他們把我們受到的羞辱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直接。 ——機器人文學獎演說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