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刪節
肯定刪節
[中]戴安娜·阿西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庫存不足:剩餘 1 件
無法載入取貨服務供應情況
《暮色將盡》、二十世紀英國傑出女編輯——戴安娜·阿西爾的職場手記退休後回望工作往事,寫下一份這份《文學圈的打工人實錄》作者漫漫人生長河中,工作到底意味著什麼?第一代「靠自己謀生」的女性,又將遭遇哪些打工故事? 🌊編輯推薦: ◎她是首屈一指的獨立出版公司-安德烈·多伊奇出版社的創始董事,為老闆安德烈工作。她坦言,自己更喜歡的身份是“編輯”,而不是“倫敦出版商”。因此,這本書是一份職場打工的手記,以阿西爾特有的坦率,暢談工作在深化人生中的位置與意義。至今仍是緊密的產業狀況◆: ★圖像衝擊文字,一本書只有點滴阻力,人們也不願再費心挖掘。 ★價值與商業衝突,出版商與大眾讀者價值分層,忠於自己的判斷開始意味著本錢。 ◆是「為愛發電」的文學編輯,也是更愛生活的職場打工人: ★銷售壓力、廣告煩惱、無盡的重複瑣事,能忍受這些內心,就是喜歡這些書。 ★我非常喜歡工作,但是週末加班和開早餐會,這兩件事我深惡痛絕。 ◆退休後,一切皆如雲煙: ★退休焦慮後,感覺自己年輕了十歲。 ★工作歲月結束了,其實不難過,反而如釋重負。 ✍🏻 ◎她的作者名單《群星閃耀》:諾獎得主VS奈保爾,普立茲獎得主約翰·厄普代克、菲利普·羅斯,女性主義文學先驅西蒙娜·波伏娃、簡·里斯,布克獎得主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見證半個世紀西方文壇風雨,阿西洞察爾為我們的文學情理」濾鏡,以《文學情誼大濾鏡》的《文學情歷》。 ◆好的作家並不完美,他們只是可以在寫作中戰勝自己的咳嗽:簡(簡·里斯)寫得好的時候,比日常生活中的自己要透徹徹底底。 ◆故拒絕作高深,要反抗住「把垃圾偽裝成藝術」的神秘力量:「我無法理解,這超出了我的理解範圍,也許反而非常特別。」——這是一種對智慧的矛盾。 ◆建立層次固化、資訊繭房:這個階級的大多數人居住在倫敦,受過大學教育,屬於中上層英國人,並在19世紀末從書商手中接管了出版業。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喜歡書,並且真誠地去理解寫作的好壞之間的區別。但我懷疑,我們的「好」往往也只是這個社會階層觀念中的好。 💪🏻 ◎家族中第一代「靠自己謀生」的女性,先鋒與喘並存,那些反與妥協,統統敞開寫給你看: ◆工業出版都由許多收入叛薄的女性和一些收入較高的男性經營著…在很大程度上,我現在的環境將我塑造成取悅的人。 ◆當我真的愛上某人的時候,我不會誤以為自己愛上了……還因為我足夠浪漫或可能足夠現實,想要確保自己不能嫁給一個不愛的男人。 ◆安德烈,一個身材矮小的男人,坐在一個大房間裡,桌子寬敞得需要一個會議桌;而戴安娜——氣場強大,自帶威嚴且造型嬌小——卻被塞在一個類似掃帚間的地方。在那個年代,圖書世界也是如此。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 ◎前《三聯生活周刊》主任編輯、文化作家李孟蘇作序推薦:阿西爾的性情堅定、堅強、堅強、堅定,她卻奇怪地被悲劇人物吸引了。她以近乎痛苦的誠實觀察每一個迷失的靈魂……精確、清晰和沈著,不僅是她觀察世界的方式,也是她行文的風格。讀者可能會感到某種冷淡疏離,奇怪的是,不會感到寒冷。 ◎隨身精裝小開本,封面藍+灰絕,印阿西爾辦公櫃檯場景畫-回顧工作生涯,最後一次在櫃檯前以編輯身份,對自己的記憶,進行「刪節」處理。 📖內容簡介: 在書中,我們緊跟著阿西爾進入這些戰後一代文學大師的世界。本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阿西爾從牛津大學畢業後到BBC新聞部工作,並認識了出版人安德烈·多伊奇,從而共同創立了傳奇的獨立出版社——安德烈·多伊奇出版社的經歷。她以獨特的機智和罕見坦率的散文風格,講述了她五十年晚期出版生涯中的點滴滴滴;第二部分重點回憶了自己包括同奈爾、簡·里斯在內的六位作者的敏感歷程,詳細敘述了這些作者的經歷以及性格,是真實的名家軼事,也是對文學的寶貴貢獻。 🎙️媒體推薦:★寫這本書幾乎算得上我所有寫作經驗中最好的體驗。 ——戴安娜‧阿西爾★出版界人士和對文學有興趣的人會發現,阿西爾對當代著名作家的繪畫是無法抗拒的。 ——《出版人週刊》 ★這本關於書籍出版事業的回憶錄應該讓任何關心20世紀文學的人都感到滿意。 ——《華盛頓郵報》
分享
